秦相_第二十六章 新皇登基(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謝必出班奏道:“太後,東海王為人渾厚賢達,又是先帝胞弟,實乃明君之選,桓大人所奏臣附議。”

桓原道:“太後是感覺微臣措置的不當嗎?”

桓本來章中說,“蔡王司馬璜與武陵王司馬希為首,又有著作郎段涓、太宰長史庾青等人蔘與,暗害趁亂謀反,現已查實,請予誅殺。”

擺佈走上來四名金甲軍人,大聲道:“在!”

桓原謝恩起家,說道:“臣在荊州驚聞天子駕崩,痛心疾首,又恐京中有變,奸佞之人圖謀不軌,危及社稷宗親和太後安危,星夜率十五萬精兵,進京勤王。啟稟太後,現建康巡防、宮城禦林軍已儘數在微臣把握當中,太後儘可放心,不軌之徒再絕無機遇。”

桓原親統十五萬雄師水陸並進,不消數日便兵臨建康。桓原雄師將建康城三麵圍住,江麵上又有戰船來往遊弋。現在的建康城內鬨作一團,士農工商無不如驚弓之鳥,民氣惶惑,

崇德太後心中早冇有了當初的算計,隻求從速結束本日的統統,便說道:“既然諸卿都附和桓卿之奏,......”

桓原與眾臣往崇德宮內走,剛好與殷淵對視,殷淵狠狠地瞪了桓原一眼,桓原卻彷彿冇看到似的與殷淵擦肩而過。

這一日,桓原與眾將正在中軍大帳內議事,俄然有門軍來報,說宮中派人前來傳旨。桓原聽後稍事思慮半晌,便親身率眾將到轅門驅逐,見到來人恰是宮中內侍總管高連喜,此人與桓原倒是熟絡。桓原拱手見禮,朗聲笑道:“本來是高公公到此,有失遠迎,有失遠迎。”

桓原命人先將高連喜請到後帳安息,本身則拿著太後密旨返回大帳,拆開封簽,確切是崇德太後筆跡,說是密旨,卻更像一封家書。密旨中說,“天子久病,不幸駕崩,本應昭告百官、天下,然宗親元老及朝中重臣對新帝人選定見不一,情勢幾近失控,本宮一再讓步,不想卻呈現了現在局麵。幸虧有桓大將軍這般忠臣良將坐鎮,本宮心且安穩。本宮清楚,桓大將軍乃一代忠良,多年來未忘先帝囑托,嘔心瀝血,為大晉江山立下了汗馬功績。當今,但願桓大將軍仍能為大晉江山社稷著想,進京幫手本宮穩定政局,以告慰先帝在天之靈.......”洋洋灑灑時而抒懷、時而話舊、時而又痛陳短長,不卑不亢,又不失嘉獎之情。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