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_第四十五章 太子是需要教育的!(求收藏,求推薦)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崇禎天子道:“你是左都禦史,有糾察百官之責!現在大敵壓境,更應當整肅法紀。隻要肅法紀,才氣奮民氣。隻要奮民氣,才氣勝勁敵。

崇禎問道:“王家彥,城上守禦如何?流賊有何動靜?”

“或許聖上感覺中旨不當?”

“不會啊,父皇已經承諾了。”

“不是另有幾萬關寧大兵嗎?”崇禎沉聲道,“現在有幾百萬軍餉,還怕不能鼓勵關寧軍死戰嗎?隻要打退了逆賊,北京就能安然無恙了。”

兵部右侍郎王家彥也不主張放棄北京,當下就道:“現在的確不是放棄京師的機會,據臣所知,流賊稀有萬馬隊,來往如風,侵攻如雷。若京營、克難營將士儘力守城,或許還能對峙到關寧大兵來救。若棄城而走,必定在半途遭受流賊馬隊追襲,屆時就怕護駕兵將一鬨而散,陛下和百官都淪為流賊的俘虜!”

“這……”李邦華愣了又愣,都不曉得該如何當禦史了。

聽到崇禎發問,就照實上奏道:“陛下,阜成門戰後,民氣有所凝集,太子殿下又出一兩銀子一日的高價募兵,有很多懦夫應募,本日能夠上城的壯勇估計將會超越兩萬人。不過太子殿下在昨日傍晚傳命令旨,將外城七門的守軍裁撤大半,都集合到了內城九門。現在外城七門的防備如同虛設,每門僅一百人看管。”

“不必了。”朱慈烺搖點頭,“黃伴伴,讓你找的人都來了嗎?”

王家彥本年五十多歲,福建莆田人,生了一張顴骨隆起的福建麵孔,留著三縷斑白的鬚髯。他在現在的廷臣中,算得上是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辦事也極其忠謹。

“甚麼?太子為何要放棄外臣七門?你是協理戎政,為何不加禁止?”

為何?

“不會,”魏藻德搖點頭,“眼下不會……不過東宮擅權過分,也該收斂一二。”

崇禎點了點頭,“隻是太子畢竟年幼,行事過於激進總歸不當,並且……現在京師有兵有餉,南幸之事,應當緩議,免得民氣惶惑。”

這個話,當然是不能和崇禎天子明言的。

魏藻德、李邦華、王家彥三人,很快就順次進入了東暖閣,向崇禎天子叩首施禮。

魏藻德擺佈看了看,冇有旁人,這才苦笑一聲:“不是明擺著嗎?這是在給東宮出困難啊!”

“陛下,”李邦華道,“太子昨晚在成國府堆積京師勳貴,向他們募錢募兵,又獲得了很多銀子,傳聞稀有百萬,還從各家勳貴那邊獲得了一千多名精乾仆人。這些仆人現在都編入了克難營,再加上從京師壯勇和京營中提拔的精銳,克難營的人數很快就能有萬餘了。有那麼多懦夫護送,陛下必然能安然南幸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