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謹升雖仍覺不當,見朱昱深聖意已決,蘇晉與戚無咎均冇有貳言,便不好再說甚麼。
願他此生不管在天涯天涯都能安然順利。
號角聲伴著暮風再次傳來,全部宮禁染上兵戈氣。
世人聞名譽去,闕無策馬至門樓,下了馬,健步如飛地登上墀台,他一身風塵未洗,非常情急,見了謹身殿外候著的一眾大員,略略跟蘇晉行了禮,步入殿中去了。
見蘇晉似是有要事,屏退了擺佈,又問:“蘇大人可有甚麼叮嚀?”
“說必然要比及未時。”陳謹升道。
她回京後, 內閣次輔由本來的兩名改成三名, 蘇晉與沈奚舒聞嵐都領從一品次輔的銜, 加上首輔柳朝明, 併爲四位輔政大人。
蘇晉的目色溫和下來,對阿山道:“它叫阿福,是當年晉安陛下贈與我的,他把它從夏季的樹枝上救下來,說它遇冬不死,是一隻福鳥。”
他闊步走下墀台,來到蘇晉跟前俯身一揖,開門見山:“蘇大人,末將此去西北,見到了晉安陛下。”
蘇晉抬起手臂,阿福機警極了,收了翅膀,便歇在她臂上,烏溜溜的眸子子四下轉了轉,奉迎般叫喊:“殿下,十三殿下――”
阿山道:“這就要去鹹池門了,方纔領了陛下的令,夤夜出城,蘇大人若現在回府,恐怕確切來不及。”他又想了想,“但行到城外長亭,要與北大營的將士集結,重新點算人數,該當會歇上一個時候,蘇大人若不嫌費事,末將便跟都司大人請命,寅時在長亭外的小溪口等蘇大人。”
他事事以她為先,從未有過強求,當年還是十三殿下,連想帶她一起去南昌都未曾開口提過哪怕一回。
朱昱深因而道:“闕無,馬上傳朕旨意,加授征西大將軍左謙為榮祿大夫,本日起,擢為西北軍大統帥,命北大營自各都司衛所抽調二十萬將士,十萬去西北,另十萬,七今後,隨朕親征北平。去西北的第一批將士三萬人,明日寅時馬上出發。”
人間有循環,兜兜轉轉,彷彿又回到了很多年前的阿誰開春,他要回南昌,她去城外短亭送他,他眼裡內心儘是不捨,也隻是說:“我此次回南昌需整軍待命,等閒不能擅離,你……記得常給我來信,我不擅文墨,但必然每封都細心讀,每封都細心回。”
用人不疑,疑人不消。
是闕無。
陳謹升道:“回陛下,左將軍確有領兵才調不假,但他疇前是在宮中統金吾衛,直到晉安二年,纔跟著先帝去西北作戰。統帥才氣與經曆較之先帝差之甚遠,而晉安年間,赤力與北涼同時來犯,是陛下與先帝一起出征才擊潰敵軍。現在戰事複興,北平有陛下親征駐守,臣不擔憂,臣隻怕西北成了最虧弱的一環。依臣之見,不如令戚都督出征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