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景笙站在長櫃旁和堂頭李山有一搭冇一搭的閒談著:
齊景笙略一想,便點點頭:
李山胳膊撐在茶櫃上,擦動手上潔淨的不能再潔淨的茶碗,說道:
“多謝齊老弟的美意,不是我不想,實在是家中二老說甚麼也不肯意分開自家那一畝三分地,總說著守住這點地,纔是持家的底子。幸而家中另有舍弟代為儘孝,不過現在舍弟也已經二十出頭,常在家中待著,終歸不是個前程。待來年,我便將這鎮上的事辦理好,讓舍弟在咱這七味茶館,謀一份差事,也好將來長些見地,多些前程。我便帶著妻小回籍下。幸而跟店主這些年,得店主的賞識,也有了一些積儲,待回籍下後也好購置些許田產,過安穩日子”
“老李你也不必感喟,想你十幾歲就從鄉間到齊鎮上來,半輩子摸爬滾打,好不輕易才得了店主的賞識,在這七味茶館做了在堂頭,好歹在這齊鎮不大也不小的地界上也算得上是麵子的人了,回到鄉間,你二老麵上不也是有光彩嗎。話又說返來,你何不把二老接到鎮上來奉侍,若愁無有寓所,老李你大可將二老接來小弟家中,小弟雖無本領,卻恰好從老父那邊擔當了一進大院,家中多有空房,並且老李你也便利遲早照顧呀!”
現在在七味茶館裡做事的,也就隻要堂頭李山,一個月十七兩銀子,比齊景笙要高出一些。
“我說老李啊,年關將近了,有甚麼籌算啊?”
齊景笙看了看李山:
而實際上因為齊景笙學問功底深厚,又聰明過人。賬房的事,常常晚間半個時候便可算清錢,且從不疏漏,同時還兼著一份雅間跑堂的活,一個月總算起來是有二十二兩銀子,這支出在齊鎮絕對是老爺們之下的頭幾個了。
支出增加,要贏利萬分辛苦。
“還能有甚麼籌算啊,如往年一樣,忙過年前這幾日,便購置些年貨,回籍下故鄉,也好多陪陪家中二老,提及來老哥我這一年到頭也冇陪過兒老幾天啊,唉!”
“嗯,如此也好,在外打拚總歸不如回籍置田收租來的安穩。”
上回書說道:
四年打拚,齊景生終做管事;
李山對齊景笙笑了笑,說道:
在七味茶館做了賬房管事,一個月也有十五兩銀子的支出,確切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