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像一些身邊人,比如翟清涵,劉天等曉得黑幕的,天然非常為楊誌打抱不平,明顯事情根基都是楊誌牽頭完成的,可憑甚麼好處都被人家給得了去?
在終究成果冇有出來之前,這一設法天然是秘而不宣,畢竟“企業兼併重組”對於這個期間的人來講實在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觀點,一個不好弄出亂子來就得不償失了。
楊誌本人倒是不如何在乎,畢竟當初策劃這個活動的時候固然對結果有信心,但就連他本身也冇有預感到能產生如許大的影響,竟然能在社會上掀起一股深思企業社會任務的海潮來。冇有等候天然冇有絕望,隻要活動確切有結果,楊誌也就算是心安理得了。
鄭永年揮手止住了正要說話的楊誌,彷彿看出了其心中所想,有些奧秘隧道:“如果是關於東風廠的題目的話,那你大可放心,固然還冇有最後肯定,但題目不大,我已經找到了一個分身其美的體例。”
不成否定的是,在能夠處理東風廠生存的前提下,對於鄭永年提出的職位,楊誌也不成能完整不動心,誰不想往上走呢?能有機遇到江陵廠掌舵一方,發揮本身的才調確切是一個難以回絕的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