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傳_74丹心(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前前後後幾近萬名明軍將這三千清軍豆割包抄,持續圍攻,但清軍負隅頑抗,士氣不減,反倒頻頻逆衝,想要凸起重圍。郭如克當然曉得僅憑馬步軍尚不敷以趕在東南端清軍炮陣完成擺設前擊滅北邊的這支清軍,故而他連續收回數條軍令,在清軍尚未發覺的當口兒,全軍近百門各色火炮,已悄悄運上山脊,對準了他們。

塘馬急報,郭如克暗自點頭。剛纔已有軍官就清軍聚兵東南的行動建議郭如克放棄作曈山陣地,調劑佈陣方向,但被郭如克回絕了。疆場之上,毫不能被人牽著鼻子走,清軍不想受作曈山拖累,明軍一樣不能等閒捨棄上風。

“韃子想擾我,我便讓北邊成為韃子有進難退、難以抽身的泥沼。”郭如克握拳暗想。

作曈山東南邊向的戰事起首發作,並旋即膠著難捨難分,郭如克探得清軍一邊抵當著近萬名禦寨兵馬的進犯,一邊仍不足力清算集結在東南邊向的後續軍隊。他大抵清楚,這支清軍必以火器為重,在火器未曾安排安插安妥前,統統都難下定論。

當年渾河血戰,力戰不退的石砫兵與滿洲八旗兵鏖鬥,雖因團體戰局影響終不免靠近全軍毀滅,但亦殺敵數千人,由是獲得大明朝廷“自奴酋發難,我兵率望風先逃,未聞有嬰其鋒者。獨此戰,以萬餘人當虜數萬,殺數千人,雖力屈而死,至今凜冽有活力”的極高評價。

現在看來,清軍當然盤算主張要將重心壓向東南,但仍不免擔憂明軍會從作曈山凸起後部停止包抄。以是他們這支攻山的馬步軍起到的感化實則與明軍禦寨兵馬懷揣的任務不異,都是管束對方的首要陣地,為己方首要陣地的擺設爭奪時候。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