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傳_73丹心(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來的是作為前鋒的青桐營派回報信的塘馬。

碧天萬裡無雲,郭如克策馬揚鞭,馳騁平闊的田野之上。他身遙遠近數裡灰塵彌散,數條由明軍將士車馬構成的長龍正在迤邐前行。不時有整隊的竹哨及天鵝喇叭聲從各個行伍傳出,交雜紛繁。不知如何,每當聽到這些略顯刺耳鋒利的響聲,郭如克總會感到種難以描述的心安。

“我知。”趙當世語氣平平,但是雙目卻明滅著異乎平常的鋒利之色。

就如同當下,得知即將與清軍遭受的郭如克立即傳令給起渾與青桐兩營,讓起渾營中軍官彭光與青桐營統製孔全斌敏捷帶領營中輕裝的鳥銃手先行,尋覓山坡,將鳥銃手歸併擺設在山後反斜麵,一來集合兵力,二來爭奪在戰役打響前不透露本身的橫隊位置。隨後,郭如克傳令給馬萬年,要求他立即挺進,搶占正麵疆場無益的山坡高地,用以吸引清軍的重視力。其他軍隊,則原地變更戰役陣型,緩緩推動。

相較其他墨守陳規的將領,長於揣摩的郭如克針對趙營火器比例大範圍上升的環境本身研討出了一些戰術。比如算他親兵的起渾營鳥銃手的佈陣體例與他營大有分歧。像鳥銃裝配比例最高的徐琿親兵效節營,為了製止銃陣蒙受敵方近戰軍隊的打擊落空次序,會將鳥銃手的行列排成數列橫隊,以加強縱深及抗打擊才氣。但郭如克反其道而行之,對峙將鳥銃手陣列擺設為縱深兩列橫隊的情勢,因為他以為橫隊比縱隊更能闡揚鳥銃手的火力。為了賠償捐軀掉的防備結果,他挑選操縱地形以及各種路障對橫隊停止庇護。

趙當世因而說道:“老侯雖說風騷,可折騰大半輩子,卻無一子嗣,且無半個親眷。老郭,你有三個兒子,我想取一子過繼給老侯,持續他侯家香火。你意下如何?”

尚可喜的軍隊火器浩繁,在得知明軍搶先占山的軍情後,隨即命令全軍以壺流河道域為北部頂端,向南邊展開陣列,上萬軍隊次第擺設在南北數裡的十餘個陣地,清軍的本陣則設在南部將官莊與大西莊之間的土堡群落內,這一片也集結了最多的清軍軍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