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傳_37鐵鞭(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過了唐子山即到唐縣。”郭如克拗著臉說道,“路引、軍符、印信都式微下吧?”自打歸順了朝廷,端方繁多。本來為寇時,甚麼陝西、河南、四川等等,都是拍拍屁股撒開蹄,想走到哪兒就走到哪兒。可現現在成了官軍,走一步動一步,到處受限,放個屁也得看人神采。就拿這馳援唐縣的行動來講,趙當世千丁寧萬叮囑,不成忘了路引等物。不然冇有棗陽縣唆使的路引、趙營的軍符、趙當世陳述此次出兵來由並蓋印的函件,郭如克隻要一帶兵進唐縣,就會被問以擅動不軌之罪。

那王姓公子嘴角微揚,似笑非笑,也不搭話,隻再度朝他點點頭,便即起家,帶著兩名侍從繞出酒坊,沿道徑徐行拜彆。

那王姓少年嗟歎兩聲未聞應和,問道:“二位怎生都不說話?”

前哨哨官景可勤道:“聽村叟說這山上有道觀古刹,另有昔日光武帝的聚將台,風景獨絕,統製有興趣,能夠上去看看。”

楊招鳳道:“此可貴好酒,如何公子隻嘗一口便罷?”

那王姓少年聽了,沉默斯須,淺笑道:“家父在襄陽府運營些酒水買賣,耳濡目染,免不得較旁人多打仗一些。”說完,將身前那酒碗往外一推,似不欲再飲了。

那王姓少年點頭道:“過猶不及,這酒是一等一的佳品,便不宜過分貪酒。所謂物極必反,倘若嘗之過火,倦怠了那甘醇香爽,怎能悠長?隻怕再嘗其他酒類,便如嘗淡水,寡然有趣。”

景可勤點頭連連,不由又回想起了本身與郭如克出營的啟事。

趙營缺錢缺糧,底下的兵士不清楚,但楊招鳳與孟敖曹這個級彆的軍將天然曉得。綁票訛詐是流寇的老招數了,是來錢的妙手腕。即便趙營現在已經歸順了朝廷,但諸如孟敖曹、張獻忠等積大哥寇,麵對好處的引誘,終歸難以做到完整金盆洗手。

楊招鳳放下酒碗,笑道:“公子博學廣識,我等鄙陋村夫聽了,無地自容。”

酒坊表裡雖熙攘喧鬨,然本有幾分躁鬱的孟敖曹卻忽而沉下了心。偷眼瞧向楊招鳳,見他也恰是對目過來,當下兩民氣照不宣,同時飲了一口酒。

趙營的窘境,他很清楚。他同時也清楚,如果那王姓少年真是官宦後輩,隻要身份不算低,欺詐出千兩銀子並不是難事。而這王姓少年看上去實非常人,楊招鳳模糊覺著,這一票若成,贏利毫不止千數。這些銀子或許對現在的趙營而言杯水車薪,但積水成淵,能為趙營彙入哪怕一分一毫,又何樂而不為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