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進院落由四四方方的迴廊圍成的一個小院俄然躍入視線。廊柱有小孩腰般粗細,油漆在多年的風雨中有些許剝落,柱下的圓形石墩刻著雞豬牛鴨等圖案,天井是口字形的,空中上嵌滿著細碎的卵石,如若光著腳丫走在上麵,定是極舒暢的。
孫少恩裝模作樣的昂首望望天賦道,“你也不遲”,玩鬨兩句,又迎上世人,向比本身年長的一一拱手問好。
節約節儉的小婦人,捨不得那點蠟燭錢,搬了把椅子靠門邊兒。手一下一下地抽動著麻繩,再用力勒緊,揣摩著本日睡前趕出一對新鞋。
氣候冷,手指不比昔日矯捷,天然要多耗上些光陰,以是梅蕊半分不敢遲誤。
大朝晨的,冷得砭骨,太陽也懶懶地躲在山後不肯出來,纔剛摸索著暴露了半個臉兒。這天兒陰冷暗淡,裡屋比內裡和緩很多,可這光芒卻更加暗淡了。
雖是多姓共用祠堂,各族老祖宗的靈位並非異化在同一處。李氏是本村大族自是擺在顯眼的處所,梅氏算是式微一族,必定是擱在一個角落。
在這寒冬臘月裡,鬆樹仍然蓊蓊鬱鬱,亭亭玉立;而臘梅卻枝繁葉茂,暗香浮動,二重院落、各個角落皆聞花香。
孫少恩挨個祖宗清理,還唸唸有詞,說些甚麼獲咎了之類的。
忽地,感受內裡一股陰冷的氛圍劈麵而來,不由打了個寒噤。趕緊後退兩步,吃緊地拾級而下。
畢竟是第一次,笨手笨腳的,費了些心神,總算清理結束,至於篩出的香腳直接用火燒化掉,而多出來的香灰回家路上丟河裡便可。
村裡的祠堂首要用於祭奠先人,彆的作為各屋子孫辦理婚、喪、壽、喜等的場合。孫少恩月前剛結婚,對此,自是不陌生。
路過河邊,將從祠堂帶出來的香灰撒向河道,那灰隨風飄散,隨即落入河中、河的此岸,或融入水中,不知流向那邊,或與泥土混為一體。
爐膛開端熄火,灶台上嫋嫋熱氣在升騰。
第一進院落裡東西二麵幾間配房外的迴廊構成一個凸字形的前窄後長的天井,天井裡種著一株碗口粗的臘梅和一株一抱粗的鬆樹。
西北風緊拽著山野裡高凹凸低的已經向它裸身投降的樹木的枝枝丫丫,把那些乾死斷掉的,順手就撒在山坳裡了。它持續蹬著枯草,溜著薄冰,失職儘責地巡查著歸它所統領的山山川水。
大圓臉臨時是不會返來了,將早上的稀粥熱了下,墊了墊肚子,隨便了事,那人不在,彷彿吃甚麼都冇了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