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四天,丁漁在鐵匠作坊拿到了訂做的金剛杵,形狀大小一如本身所說的,中間的握把上也描畫了防滑細紋,兩端的勾爪一樣不甚鋒利,如許是丁漁要求的,以他的力量,爪刃再鋒利也增加不了多少殺傷力,反不如厚重一點增加耐久和堅毅。
安設下來以後,丁漁便單獨出來閒逛,瀏覽現在的中都風景。隻見四下裡畫棟雕廊,朱樓紅閣,比諸後代的摩天大樓當然氣勢不如,但若論精雕細琢,石潔木香,卻又遠勝。門路上冇有鋼殼膠輪,隻要人語馬嘶;兩旁店鋪中的陳列,丁漁隻在電視電腦上見太小部分,大部分所見都是別緻之物,從這個角度來講,他固然有豐富的宿世見聞,但此時隻是一個頭回進城的土包子。
丁漁想想,一對六十斤也能用,因而便承諾了。最後結算下來,統共要二百八十兩銀子。他托付了一百兩定金,餘下的三天後取兵器時付清。幸虧他之前流亡路上反殺追兵,得了很多銀票,不過這些年用度很多,比及付清餘款以後,他也隻剩下百十兩度日了。
此中一名金人笑容滿麵隧道:“不敢當朱紫之稱,小人布出,這位紀平,我等均是大金國趙王府的主子。我們王爺最愛交友豪傑豪俠之士,他白叟家在中都聽聞了禪師的大名,特命我等來吐蕃尋訪禪師,隻怪我們倆有眼不識真佛,現在才認出來,還請寬恕則個。”
在路子河洛之時,經船家先容,丁漁才曉得這是少林寺地點。他俄然明白為甚麼《射鵰》和《神鵰》中冇有多極少林的戲份,本來是因為此時的少林,已處於金國的境內。
當下他做出一副歡樂模樣,和兩人聊了起來。到了第二天,兩人便帶了一份重禮到丁漁的住處拜見,聘請他一同前去中都,並許以厚利。丁漁裝模作樣地推讓一番,最後兩人一再懇請,這才承諾下來。以後他假裝不經意地問起靈智上人,得知他也會一同前去,內心鬆了口氣:不枉我最後留手不殺,還裝成和他平局。畢竟靈智如果死了或是不去,以後的劇情說不定會生出很多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