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姐安靜不喜熱烈,聽了兩曲,便去散散酒氣,偏趕上青兒彈唱畢,屋內何氏不令她再見客,打收回來。兩下碰到,素姐因見青兒滿麵憂愁,不似堂中歡樂之色,不由多問幾句。
何氏道:“你們一處玩去罷。”
咳咳,用這類行文體例能夠製止吐槽過量
青兒非常感念:“娘子不令奴出門哩。”
秀英道:“把大姐兒交與老安人,那邊吳媽媽也是老積年哩。”
青兒非常不敢:“恐娘子說。”
因聽青兒自訴:“奴也是好人家後代,因趕上天災,不得已骨肉分離。天幸賣與李縣令家,也不令動針線,也不令做粗使,隻學些彈唱。奴原名宛卿,原是一絲兒念想,不枉伏侍舊仆人一場,名兒也改了。”
青兒道:“奴一使女,哪吃獲得哩。也不得好湯水,粗茶淡飯,老是我因果。”
是以程家高低主仆人等回城皆是笑容滿麵,背麵又多跟了一輛車,帶些土儀。本來耕戶還要多貢獻,程老太公道:“青黃不接時候,誰都不易哩,留下你們自家用,真故意,春季多與我些便是了。”方止帶了一車返來。
素姐道:“你便經常往我這裡來,我做與你吃。”
李媽媽道:“我好娘子,我須得伏侍了姐兒,再去管她。”
何氏卻秀英房裡痛罵紀主簿:“我便說這死鬼不該仕進,一仕進,便走了形兒。”
秀英目瞪口呆。
青兒非常感念:“奴有來世,銜草結環。”
何氏不免與秀英道:“你家嬸子倒美意哩,隻彆叫人騙了。”秀英麪皮臊得通紅:“我娘就是這本性子,麵耳朵。太公將家交與我籌劃,你道為甚?有人哭,她便憐,從不辨個真假。你多擔待,那小妖精再來,我叫人打她出去,我家明淨人家,不容輕浮人踏。”
娥姐似有苦衷,笑也有些勉強:“成。”
――――――――――――――――――――――――――――――――
作者有話要說:表述體例就不作大變動了,按照行文需求,上麵對話會有一些微調。現還是江州,說話會帶一些助詞。蘇先生說話就木有,玉姐跟他相處時候長了,說官話多了,會書麵一點。
素姐吃驚道:“這又是甚話?我叫了她來,悄悄兒與她,又未曾張揚。她也不幸哩……”
何氏尤不忿,聞得秀英返來,便來訴個苦:“你家這丫頭好,打小兒養著,一遭兒長大,也知脾氣,也好使喚,也易收伏。我看這小丫頭就認死理兒,隻聽玉姐一個。我家倒來個攪家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