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她喝了兩口枇杷水,麵上閃現欣喜和讚成:“這枇杷膏做得真是不錯,比老孫從鎮上藥店裡買返來的味道純多了,小樓你是如何做的?”
金小樓一聽,趕緊點頭:“不可不可,孫大伯的木匣子辛辛苦苦做成了,那是你們本身賣了贏利的,如何能用來裝的我枇杷膏。再說了,這一大盆枇杷膏是我特地熬了給嬸嬸治咳嗽的,即便要賣也等明日我重新做了來。”
老孫本想讓小樓一道兒去,隻是金小樓本日還要給田裡的水稻授粉,想了想便讓高琅跟著一起去。
兩人正趕上孫家吃早餐,推讓不過,隻得坐下來一塊兒吃起來。
吃過了早餐,四人將枇杷膏裝進了孫木工起初做好的小木匣子裡,木匣子是用桃木所做,一隻僅手掌大小,周身雕鏤了一圈藐小的纏枝桃斑紋,本是用來做嫁妝的,一隻盒子賣三文錢。
這一盒枇杷膏便賣這麼貴,孫木工有些猶疑。
金小樓說著枇杷膏的製作過程,內心俄然一動,既然本身做的這枇杷膏比鎮上藥店裡的好,不如拿到鎮子上去賣,現在本身家徒四壁,急需銀兩,水稻收成足足得比及三四個月後去。
開門的是葉氏,心慈人善的她趕緊將小樓和高琅迎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