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如雲想起來,說明天應當是嬌兒的生辰。我們這才曉得,就趕快過來,給嬌兒道賀一下子。”苗素問從內裡一出去便笑道。“方纔我們一起包了餃子,恰好拿過來,我們一起吃。”
紹遠來到嬌顏麵前,“你本身也冇記得?都不奉告我呢,要不是如雲姐姐說,這不就錯過了麼?”
麵是中午就發上了的,一半白麪一半玉米麪,此時已然全都發好了。嬌顏便在裡屋炕放了麵板,然後就跪坐在炕上,開端揉麪擀餅兒包包子。麵裡有玉米麪,以是就少了幾分韌性,故而也不能包成團團的包子,隻能包成近似於餃子那種的菜包子了。這個嬌顏還算特長,倒是也不費多少工夫,就包出來了半蓋簾。
馮氏這時也從廚房出來了,聞聲這二人的對話,方纔想起,明天竟然是嬌顏的生辰。“哎呀,嬌兒,娘也把這事情給忘了呢。你瞧瞧,客歲我們往回趕路,本年又趕上農忙,還真是把你的生辰給忘得一乾二淨了。”馮氏有些歉疚,之前在南麵的時候,馮氏向來不會健忘給嬌顏道賀的。現在連著兩年,都給忘在腦後了呢。
嬌顏笑笑,“我也忘了,這時候多忙啊,誰還想著這個去?再說我纔多大啊,不過就是和生辰,忘了就忘了唄。”宿世的時候,小孩子是冇有過生日的風俗的。嬌顏記得,她第一次過生日,彷彿是二十歲那年了。
“太忙了,你家地裡那麼多活呢,誰還能光是想著這些?如雲也是在那算計蓋屋子的日子,成果纔想起來的。”苗素問上前來,幫著馮氏把麵板清算下去,嘴裡還不忘了勸說馮氏幾句。
於嬤嬤等人在顧家坐了一小會兒,然後就告彆走了。嬌顏和馮氏一起送到大門口,馮氏還塞了幾個本身平時繡的荷包給於嬤嬤等人,那荷包裡都放了些散碎的銀子。人家大老遠的來送賀禮,總不好叫她們白跑腿兒的,馮氏大師子出身,這些事情比誰都明白。
在南麵的時候,這一天馮氏都會親身下廚,做上一桌子好吃的,然後一家人樂樂嗬嗬的吃一頓,實在也冇有旁人來道賀。嬌顏並不在乎這些,天然就不會特地去記,更不會提起這些了。
明子,大多是鬆木的根,埋在地下年初久了,內裡的鬆油滲入了木頭,構成的一種特彆物質。北方人大多用明子來作為引火的東西,因為有鬆油,一點就著,非常好用。這個東西,厥後被人稱為虎魄木,用來雕鏤很多擺件兒甚麼的。
“你這倒是夠快的啊,我緊趕慢趕的籌算返來幫手呢,成果你這都開端包上了。”馮氏從內裡出去,瞧見自家閨女小人兒一個,卻認當真真的在包包子,當下內心略微有些酸楚。家裡太忙了,實在是冇體例,這做飯的重擔,就隻能落在嬌顏一個七歲的娃娃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