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又這麼忙了一整天,不過此次專做果脯,是以摘得更多,做得更多,最後將統統瓦罈子裝滿,還剩下了一些冇裝完,送給了林家兄妹。
若讓他挑著走,得挑好多回了,冇被壓死也會把腳走斷了。
家裡水不敷用了,方劑健立即擔了水桶去挑。方劑湛和方劑維從堂屋抬了一張八仙桌到院子裡,又到廚房拿了刀和砧板放在八仙桌上。
方劑健挑了一擔空籮筐去村口雜貨鋪買瓦罈子,大大小小買返來幾十隻,將人家雜誌鋪的存貨直接搬空,鹽也買了十幾斤,最後讓方凱大哥用牛車送返來的。
林家兄弟和下午過來的子旭一起,賣力洗濯李、杏,明天方小福首要用它們來做鹽津果脯。
對於他們拿新奇果子送禮的事兒,家裡除了老太太知情,其他大人都在內裡忙著,並不曉得。
六隻盤箕放在長凳上,在院子裡占了很大一塊處所。
方小福的十二歲生日,卻在一整天的繁忙中,就這麼過完了。當然,滿是為了做吃的,並且有一幫子兄弟妹陪著,很熱烈、很高興。
最後隻裝了三分之一的瓦罈子數量,也就意味著,明天還要持續明天的流水線。不過大師在顛末明天的儘力後,做起事來也諳練很多。
大師合作合作,就像一條出產流水線,並冇有擔擱時候,也冇有動用到大多數姐妹的時候。
“……”林大叔確切想說幾隻籃子罷了,不消錢,但是人家都要5、六十隻了,這數量,都夠他在集市上呆一天了。
“大叔如果不肯收公道價,小七兒也不敢買了,家裡不敷用,用手捧著送算了,哎。”方小福將銀票往林大叔手裡塞,嘴裡還說得氣人。
因而,方小福送個吃的,返來時便領著林家三兄妹一起,拿了一共四十隻小竹籃返來。
成果就讓他們幾個折騰了一上午,將果樹林搬了個小半空。剩下冇送完的,都能夠用來做果脯了。
方小福洗潔淨手,又批示方劑湛兄弟去清算盤箕,用潔淨的濕抹布抹了抹,放在陽光下晾著。然後她開端執刀,將那些李、杏切成四塊,剔出果核。
“……”林大叔一臉難堪地望著方小福。甚麼話都讓她說了哪。
方小福切累了,才喊了兩個在屋裡做活兒的姐妹出來,用了兩把菜刀,如許速率便快了些。最後盤箕不敷用,又去二爺家拿了四張過來。
到把一旁林大嬸逗笑了,打了圓場:“好啦,當家的,小七兒都這麼說了,你就收下啦,我們屋裡另有三十幾隻,還差著的你快些編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