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家的小嬌娘_134|番外之十二年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梅氏望瞭望窗外,與兩人道:“不是我性急,而是坐這船太多事兒了,每逢到了過閘就要逛逛停停,關頭這一起上的閘還挺多。”

一提起這個,梅氏也顧不得抱怨女兒,皺眉歎道:“可不是!要不是出了這檔子事,我也不會急火火的想進京一趟。老二那孩子夙來是個明理的,蓉兒那丫頭跟他多年伉儷,一向好好的,現在孩子都生了幾個,怎生就在這個時候說要納妾,我想著莫是這邊出了甚麼岔子。”

本年梅氏整五十,明來歲紀不小了,從內裡看起來倒是纔不過人到中年的模樣。大略也是比來這些年日子過得舒心,後代們都好,也冇甚讓她可操心的,以是人顯得年青。

此次這番世人入京,就是特地來看望盧廣智的,盧廣智自打六年前中了進士,就一向久居都城,連著多年未曾回過故鄉。

“你娘就這麼一個外孫女,不慣著她慣誰?我茹兒長得標緻,人也本領,哪家的孩子有她這麼懂事?裡裡外外一把抓,學問能做的,銀子也能賺的。我曉得你怕咱茹兒嫁不出去,就憑咱茹兒此品德,風聲一放出去,還不是一家有女百家求……”

“是啊,娘,都到都城腳根兒下了,也不急在一時。”盧嬌月在一旁插言道。

也是這‘敬灃閘’是通往都城的最後一道閘口,各地船隻南來北往浩繁,人多船更多,每次顛末這裡等候過閘都要遲誤些許光陰。等上三五日不奇怪,耗上數旬日也不是不成能,也是以久而久之這裡就成如許了。

全部大乾朝,大略也隻要這‘敬灃閘’四周纔有此盛景。

這給事中雖隻是七品小官,但無法官小權大,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可謂是天子近臣。以是現在的盧廣智,雖年紀悄悄,但在京中也算是舉重若輕一人物。大師都心中稀有,這是新皇在把穩腹來培養,如果無不測,這小子今後出息不得了。

周馨茹嬌嗔:“娘,我也跟你說了好多次,不要叫我點點,人家都已經是大女人了,還這麼點點點點的叫著,冇得讓人笑話。”

她還是一如當年的嬌美秀雅,一頭烏髮在腦後垂垂的挽了個斜髻,上麵插了根金步搖,步搖上的金色流蘇跟著她說話的行動,微微顫抖著,更加顯得她明豔照人。時候待盧嬌月非常優厚,並未在她臉上留下任何陳跡,反而給她增加了些獨屬這個年紀婦人應有的成熟神韻兒。

數百米河道兩邊滿是等候過閘的船隻,一艘挨著一艘,隻要河道正中心位置留了一條水道供前麵船隻通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