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一笑_第四十六回地震以後,我們能做什麼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但是,我不由有疑問,為甚麼中國人,永久能夠共磨難,而不能共繁華?

各省的群眾,都冷靜的伸出援助之手,有錢出錢,有力著力,如果還不能出錢著力的,也是從內心收回祝賀。

我們心中除了傷感,更加的是感到鼓勵,這纔是中國,這纔像中國人。

的確,中國統統在騰飛,2008奧運在中國北京,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太多太多的光環,罩著現在的新中國。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苦筋骨,餓其體膚……”記得之前,我在剛退學,抱病期間,我媽媽就以這句話,不斷的鼓勵我。

此次地動,不管強度,粉碎度都大於唐山地動,固然幸虧是白日,傷亡纔不會像唐山那麼可駭,但是,一樣的環球哀思。

我們貧乏甚麼樣的心靈雞湯?

是的,統統,總要顛末磨鍊,不懈儘力,才氣成大器,對一小我如此,對一個國度亦如此。

為甚麼,每到災害產生之時,我們才覺悟過來?

有功德者說,彷彿統統與“8”字有關,我們奧運在2008年8月8日,這幾次災害產生的日期,加起來都是一個“8”。

我們永久要在災害麵前,分歧同心。

為甚麼,印尼海嘯,有些中國企業家,比此次地動捐得更多?莫非是因為,海嘯的國際影響力更大?

我們能為故國的持續繁華昌隆,而做些甚麼?

人們都說,2008是中國年,全天下的目光都堆積於中國。

-本章結束-

這就是我想說的,地動產生了,想一想,我們能為我們磨難的同胞們,我們的故國,我們能做些甚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