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有些小不痛快,但那些官員還掀不起大風波。耍嘴皮子,嘿嘿,靠氣力說話才硬氣。
這是一個保持均衡的文官分撥,進步黎維祚的官職,使他更有影響力,也就能使十三家更加著力。畢竟大西軍與大順軍的隔閡不會因為朱永興的存在而煙消雲散,而十三家遠隔,在物質和財力上難以佈施,便更須其他方麵的照顧,纔不致生出被輕視的感受。
大則為國,小則為家。現在朱永興和夢珠便是一個家,隻要相依相偎時,才氣放寬解緒,不去想那些紛繁龐大的事情。經心腸享用著那一份溫馨和幸運。
朱永興的諭令已下,鎮朔伯吳三省、副總兵吳應舉、禆將高超宇率五千人馬先向建昌開進,待慶陽王劉震趕至楚雄後。再率後軍三千趕去彙合。將隨劉震入川的有新任命的四川巡撫陳洪範,以及一眾將要管理處所的文官,而在十三家軍中的黎維祚則被擢升為四川總督。
製造機製幣,不但是效力的乾係,還乾係到今後的長治久安。“火耗”起於明朝萬積年間,原指碎銀熔化重鑄為銀錠時的折耗。凡是征稅時加征的“火耗”要大於實際“火耗”,而差額就歸官員了。無疑。這成了官員們貪腐的一條渠道。有些偏僻的州縣賦稅少,火耗竟數倍於正賦,大大減輕了百姓的承擔。
“阿誰洋和尚說從甚麼威大利亞正運甚麼機床過來,很快便能運到,但願殿下能答應他在西貢城內建座教堂。”蔡明有些迷惑地向朱永興扣問道:“估計是宗大人不準,這個洋和尚纔來求殿下。不知殿下要的是甚麼機器,有何用處?”
湄公省總督宗守義最後點竄完了入籍誓詞,又拿起《物權法》草案,細心當真地核閱起來。
………………
“殿下放心,下官親身去一趟,定讓工廠更有轉機。”蔡明想了想。決訂婚自去辦這件事情。
“那倒冇有。”朱永興擺了擺手,笑道:“不必如此嚴峻,兵工廠生長得這麼快,吾還是很對勁的。隻是,要做到儘善儘美,明顯還是不敷的。”
蔡明態度恭謹,一個秀才,被朱永興一起簡拔,已經是一部主官,成為環繞在朱永興身邊的核心人物,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士為知己者死,為報朱永興的知遇之恩,他是經心極力,不敢有涓滴懶惰。
“王爺可寫手劄與岷殿下,陳述短長,請命入川,想必岷殿下會重新考慮考慮吧?”高應雷沉默半晌,提出了一個並不如何合適李定國情意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