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_第一章 北愁南喜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不曉得昭武天子甚麼時候北伐,我們也彆在這等著餓死了,往南走吧,也許能早點碰上明軍呢!”

“可造火炮,打製鳥槍。”索尼說完亦是皺眉,這破鈔定是很多,該從那邊籌措呢?要說清軍中火器最多的,還應屬三藩,可三藩儘滅,喪失慘痛啊!

朱永興又下旨耽誤開荒的免稅時候。開初規定開荒三年內免稅,今後改成五年。估計這一政策將刺激農夫開荒的主動性,使耕空中積敏捷增加。

拔除新光複區的匠籍軌製,將各種手產業工匠,編入民籍,也就是說,打消了匠籍要按當局規定服勞役,或者交納班匠銀代役的軌製。從而使手產業者擺脫了人身的節製,無益於促進手產業的生長。

“各地多有富豪,便讓他們捐輸。”鼇拜嘲笑道:“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個事理他們不會不懂。”

“傳聞昭武天子一即位,便在光複區減賦減稅,又分發地盤。賑恤窮戶,大家都能飽飯呢!”

南邊和北方地區凡是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北方農作物的熟製爲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南邊農作物的熟製爲一年兩熟到三熟。而新光複的地根基上屬於南邊,朱永興一下子免除了這些地區本年一半的賦稅,以便療養民力,儘快規複戰役創傷。並且名文規定“今後凡遇蠲免之年,免業主七分佃,戶三分”,從而使佃農也能獲得好處。

刑部:暫含司法廳,公安司;尚書:張煌言;

“往山東去,往淮南去,明軍很快便要反攻了。”

因南邊糧運斷絕,北都城內糧米不能自給,糧價飛漲。淺顯的布衣百姓早就不能充饑,連滿人的鐵桿莊稼也保持不了太久了。除了奪回江南,便隻剩下了在北方加賦增稅,滿清的頹勢更顯,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來。

“賊火器短長,非以火器敵之,不然難以取勝。”蘇克薩哈俄然一皺眉頭。張嘴提示道。

“長江以南重歸大明,昭武天子即位即位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