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_第一章 北愁南喜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南邊和北方地區凡是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北方農作物的熟製爲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南邊農作物的熟製爲一年兩熟到三熟。而新光複的地根基上屬於南邊,朱永興一下子免除了這些地區本年一半的賦稅,以便療養民力,儘快規複戰役創傷。並且名文規定“今後凡遇蠲免之年,免業主七分佃,戶三分”,從而使佃農也能獲得好處。

因南邊糧運斷絕,北都城內糧米不能自給,糧價飛漲。淺顯的布衣百姓早就不能充饑,連滿人的鐵桿莊稼也保持不了太久了。除了奪回江南,便隻剩下了在北方加賦增稅,滿清的頹勢更顯,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來。

江南已失。但從實際喪失來看,滿蒙八旗不過數萬,餘者不過是綠旗漢兵。本來在江南便冇有多少八旗駐防,多次增兵也多是北方綠營,以及少部滿蒙八旗。至於旗丁家奴,實在也不該算是八旗的真正兵力。

“昭武帝比永曆可強多了,好象就冇打過敗仗,再看滿清這模樣,估計是冇幾天蹦躂了。”

但現在,機構臨時歸併,一是精簡,二是某些事件還未做大,軌製還未完美,還冇有伶仃劃出的需求。

“首要的是不泄氣,不畏敵如虎,不聞風喪膽。”索尼掃視了一下另三位輔臣,說道:“當年太祖、太宗時,我們滿人隻踞遼東,也冇有甚麼江南、漕運。可還不是直取天下?失之未為禍,得之未為福。隻要我們同心協心,能夠把眼下的難關過了,這天下大局啊,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啊!”

從昭武元年起,統統光複區打消甲役、力役、雜役、力差等項目,每一州縣每年需求的徭役,由官府從所收的稅款中拿出錢來雇募,不再無償調公佈衣。也就是說,汗青悠長的徭役軌製即將消逝,農夫有了更多的人身自在,少了無償的征調和剝削。

圈地、加賦已經獲咎了布衣百姓,這又要把富豪士紳都獲咎光嗎?索尼沉吟不語,可又冇有彆的體例,忍不住一陣狠惡咳嗽,臉憋得都紫了。

“傳聞昭武天子一即位,便在光複區減賦減稅,又分發地盤。賑恤窮戶,大家都能飽飯呢!”

索尼想了想,感覺圈地在究竟上已經根基停止,並且圈地是為安設入關的滿族諸王、勳臣和處理八旗官兵生存的行動,俄然以明令廢除,豈不是說之前是做錯了,八旗官兵又該如何想?

浙江、江西、湖廣,以及南直隸的一部地區,本來便冇有了漕糧的承擔,又一下子減免正賦的一半,不管是豪紳、地主,還是淺顯百姓,都是歡樂鼓勵,齊讚聖上仁慈,愛民體民。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