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愉趕快上前大聲道:“狀元率諸進士上表謝恩!”
“啟奏萬歲,總參謀部尚未最後定論。”吳三桂想了想,說道:“微臣覺得萬歲所主張的乃是正道勝途,目光深遠,可依此而行。”
寂靜了一下,吳三桂上前躬身奏道:“啟奏萬歲,微臣已籌辦伏貼,何日南下,還請萬歲聖諭。”
他朗朗而讀,越來越是流利順口,但朱永興卻全偶然義捉摸這些豪華裝點到極處了的狀元文章,何況也聽得吃力,隻好耐著性子麵帶淺笑苦忍。
“既公且忠又明,這便是個好官。繁華也由得你,繁華也由得你,封妻廕子也由得你——因為該取的榮貴是天賜你的,益國益民益本身,朕也樂得給你。如果私心自用,貪贓枉法。殺頭也由得,下獄也由得,抄家放逐也由得——咎由自取,朕也毫不寬大!”說到這裡,朱永興淡淡一笑,又道:“明天是你們喜慶日子,不要怪朕說這些個,朕是為你們好。嗯。就這些,朕但願你們都能實心任事。公忠體國,在史乘上都能留名後代。”
“罷了。”朱永興笑容滿麵,接過女官轉呈上來的謝恩表,展開裝模作樣看了看便放在一邊,盯著劉繼英說道:“劉繼英,時勢策論寫得相稱好,敢言,且有深度。嗯,不愧狀元手筆,文章做得很看得過了。”
司禮的是禮部尚書陳紹愉,見朱永興目視本身,忙一躬身,至禦座前大聲道:“昭武元年恩科進士臚唱已畢。各新進士人跪聆萬歲聖諭!”
“臣不敢謬承金獎。實是昨夜與一甲二名進士臣陳韶,一甲三名進士臣王正南三人合議,以臣編緝而成。”
鼓樂聲細細響起,昭武帝朱永興徐步走了出去,在殿門口略停了一下步,掃視一眼新科進士,又轉頭看一眼跟在身後的內閣重臣,淡淡一笑,獨自上了設在殿中的須彌座。【頂【點【小【說,w★ww.2←3wx.c
吳三桂恭身領命,剛要退下去,朱永興又開口問道:“吳愛卿,關於北京軍區和東北軍區的結合行動,總參謀部可製定出了打算?固然朕是主張春耕以後再打擊,可也是紙上談兵,你們經曆更豐富,是個甚麼定見?”
“洞房花燭夜,金榜落款時。朕卻說了些煞風景的話。”進士們退下,朱永興悄悄搖了點頭,對眾位官員苦笑道:“可這吏治啊,事關國度興衰,事關百姓福祉,朕卻不得不羅嗦幾句。”
“萬歲聖明。”吏部尚書劉佐宸上前奏道:“響鼓不消重錘,這些讀書人聽萬歲金語,今後定然勤公忠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