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師大勝……剿除建奴……”
畢其功於一役,朱永興終究能夠向軍隊出如許的期許和但願。而在這豪言壯語背後,則是一場龐大的投入。彈藥糧秣,被服棉裝,從6路、海路運抵火線。從南到北,很多官方百姓都認識到戰役即將走到絕頂了。而現在放的將極有能夠是最後一批戰役債券,不但無益錢支出,更有記念意義。
進犯至第二天,在鋪天蓋地的火炮轟擊下,明軍已經衝破了建奴的防地,並展開兵力,欲將建奴合圍於靠近朝鮮方向通化和白山。孝莊帶著康小三等王公貴族於防地被衝破之時便棄赫圖阿拉,向西北方向經清原,繞過梅河口,向遼源逃竄。
至此,建奴成建製的軍隊已不存在,分離流竄的殘存固然還要花些時候搜剿,但戰役卻已經能夠劃上句號了。
這麼多年的鬥爭,終究折騰出來個模樣了。朱永興憧憬著,既欣喜,又有些憂愁。打江山易,守江山難。這句話固然不全對,可還是有些事理的。天下承平下來,那些讀書人是不是就有精力來跟我作對了?新政會不會遭遭到重生的阻力,甚麼綱常、禮義是不是又要被放在位了?
一個國度也形同一個至公司,鄰近年底,總要有個年關大盤點。作為大明董事長的朱永興,看著不竭彙總統計上來的數字。信心也在不竭收縮,笑容也更光輝。
“大捷,大捷,王師光複建州,建奴被儘數剿除……”
當秋風蕭瑟,落葉滿地,令人頓生苦楚之感的時候,東北戰事終究爆了。把握計謀打擊主動權的明軍,以威不成擋之勢向滿人的巢穴壓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