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_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包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兵部還在參議,尚未最後決定。”夏國相停頓了一下,說道:“也是為了適應遼東作戰,按照韃虜的環境要作出調劑。大抵是要編成混成旅,步、炮、騎、輜兵種齊備,兵員約莫是八千至一萬,能夠獨立反擊作戰。”

“傳聞定遼後,東北的軍隊要改編,不曉得是改成甚麼模樣?”衛樸感覺夏國呼應當比本身曉得很多一些。

“確切如此。”衛樸稍有些不甘,但也得點頭稱是,沉吟了一下,說道:“穩穩地光複遼東失地,皇上的心也就算臨時安寧了。我估計多數要以耗損、封閉為主,持續北進的話,後勤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胡國柱現在身為東北軍區的副總批示,皮熊若調任,他是極有但願代替的。可如果蕩朔軍歸屬東北軍區的話,夏國相的安排便有些費事。按理說,他的品級高於胡國柱,胡國柱亦是從蕩朔軍調出的,是他的部將,讓他屈尊聽令,明顯有些說不疇昔。

“皆曰可殺倒不至於,可這名聲算是毀了。”衛樸很瞭解夏國相的苦處。如果處於優勢,敗也就敗了。但明軍一向以來都是以勢壓人,不打無掌控之仗,屢戰屢勝之下,俄然冒出一個失利的動靜,那也確切太顯眼了。

“是啊,步兵打馬隊,敗則全軍淹冇,勝則追之不及。”夏國相也很無法,“實在,步兵對馬隊能打成現在這個模樣,已經很好了。”

並且,夏國相與胡國柱既是姻親,又同出一係,他是千萬不能當著衛樸的麵說出爭權奪位的話來。(未完待續。。)

從現在來看,蓋州的清軍個人在彌補不敷的環境下,在兩三個月的時候裡已經被耗得精疲力竭,不被明軍在正麵擊敗已是幸運,哪另有才氣先擊破一麵,再去夾攻另一麵。

“是要運營一番,才氣有力量犁庭掃穴,掃蕩殘存。”夏國相伸鞭指了指遠處的遼河,說道:“冇有海軍之利,光憑陸地運輸,這仗不好打。我估計一是耗損、封閉,二是大練馬隊,最後纔是雷霆一擊。”

錦州一下,固然未能儘殲清軍主力,但通向遼中平原的門路卻被翻開了。蕩朔軍與登岸的救兵合兵一處,持續向東挺進,輕取廣寧縣(現盤山縣),節製了遼河入海口。隨後,雄師水陸並進,昂然向北推動。瀋陽,彷彿已成為下一個進犯目標。

“這話說得公允,莫非北兵就不能長途跋涉?”衛樸點頭表示反對,“一百多裡地。如果輕裝疾進的話,一天一夜充足了。”

路上、溝裡、河麵,到處都湧動著進步的人馬,步兵、炮兵、馬隊,喧鬨著,喧嘩著,向著遼中大地奔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