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_第一百四十四章 主次之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並且,朱永興曉得一些事情,能夠會製止鄭家的內鬨,但他還在察看,還在考慮,這也是給鄭家的最後一個機遇了。

現在嘛,朱永興感覺即便鄭家內鬨,有相稱多的鄭家兵將會挑選投奔本身,畢竟這是正統的朝廷,更不消剃頭換衣。當然,保持蒸蒸日上的勢頭,以及能夠庇護投奔者不被鄭經究查的霸氣,是相稱需求的。以是,朱永興不會在這個時候向鄭家低頭,前來助戰天然有好處,不來也不缺你這盤菜。

“殿下言重了。成與不成,也冇多大乾係,嚐嚐又何妨?再者,下官以為寫封信較為適合,倒不必發諭令。”易成想笑又憋住了,提出了他以為能不掃朱永興麵子的決定。

“將士們征波瀾,克勁敵,孤豈悋公侯之賞?便照此謄寫諭令,嗯,再加上鼓勵之語。望將士們能英勇殺敵,再建奇功。”朱永興淡淡一笑,易成還是有老思惟,擔憂甚麼“賞無可賞”的題目。今後。他天然有體例,卻不必有甚麼顧慮。有功則賞,才氣鼓勵士氣,持續建功立業。

“末將覺得殿下之意非在招攬蘇利之海軍,亦不會在前提上斤斤計算。”作為主力艦的艦長,又是講武堂出身,段智英已有資格插手軍議,但他還是在三位主官以後發言,以示尊敬,“隻要蘇利舉義,我軍便可在廣州東麵增加一個安定的據點,既可管束廣東清軍,又可增兵攻掠,與汝陽王殿下的雄師構成東西夾攻之勢。這是著眼於東征的大局,與此比擬,承諾蘇利的那些前提卻算不得甚麼了。”

朱永興的筆停了下來。深思半晌,有些惱火地說道:“他們如果出兵助戰,孤又何必遷就那蘇利?現在諭令已發,再食言懺悔豈不招人嘲笑?今後又有何人信賴孤言,舉義來降?哼,助戰時不來。若我軍奪了潮惠,他們說不定便要來求朝廷給就食之地呢!”

同時,鄧耀又派出十餘艘兵艦,包含英國佬的三艘,構成護航艦隊,駛往下龍,保護那邊束裝待發的補給船隊前來彙合。為了海戰的勝利,朱永興但是下了本錢,動員、招募、雇傭了大量的商船進交運輸。而這些支出,在勝利以後絕對是物有所值。

怪不得朱永興欣喜若狂,海軍得勝使東征之戰立即變得勝利在望,廣寬的海岸線將使廣東清軍防不堪防。再從更高、更遠的計謀層麵看,一支強大的海軍將從全部大陸的海岸線上威脅清廷的統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