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曰後,雄師行進至臨安府王弄山長官司(現河口瑤族自治縣)。朱永興停止了最後一次簡短的戰前安插加動員後,先頭軍隊三千人由慶陽王劉震、翼國公馬自德帶領,以船載兵,渡河殺入安南境內。
說得慷慨,但我曉得你內心不是太舒暢。當時永曆帝逃奔緬甸繞門路過元江時,你迎帝駐之,殷情接待,並以宴上的金銀器皿相送。阿誰時候,岷世子名不彰,身不顯,想必你也冇有多少印象。現在時隔數月,卻要聽吾號令,對於一個非常自傲剛強的人來講,確切有點小尷尬。
“元江軍民府”的行政地區非常大,東臨石屏、臨安(建水),南抵安南(交趾),西至老撾北部,西南至車裡、福海,北接鎮源,東北接楚雄(《明史》)。其軍事統領權節製範圍更是遠比行政地區大很多,一但戰役需求,“元江軍民府”按照雲南總督軍令還能夠對車裡、大候(雲縣)、木邦、鎮雄等周邊府、縣停止節製。
話是這麼說,但打算中擊敗安南鄭氏主力的地點卻不是在邊疆地帶,而是在安南縱深。以是,雄師隻休整了五天,便照顧著糧草輜重水陸並進,沿著元江大肆南下。
永曆已經給了你懷明將軍的頭銜,又加升你總督部院銜,巡撫雲南;你的兒子已經襲任元江土知府,弟弟那侖亦加封為佐明將軍,連黔國公沐天波也以次子沐忠亮入贅你那家為婿。還真是對你寄予厚望,肯下血本。
“調兵遣將嗎?”朱永興滑頭地一笑,說道:“正合吾意,待我軍一鼓破之,再占其地,便可毫無反對了。”
那嵩有些不解其意,沉吟了一下,說道:“殿下相邀,本不敢回絕。隻是我還需聯絡迤東各土司,怕是不能相隨了。”
“元江軍民府”那氏作為明朝中心王朝統治者在這一地區的最高當權者,對其所屬的長官司、副長官司、守備、土舍、巡檢等軍事官員有分封、受權的權力。乃至是對四周的土司府官選任,“元江軍民府”那氏也能夠插手。如車裡宣慰司、普洱府、鎮源府的使司和知府官都曾經為元江那氏家屬的成員所掌控。
討伐安南的雄師由一萬兩千明軍、三千猛山克族兵士及五千輔兵構成,其他三千多參戰的土司之兵被朱永興安排在前麵保護入安南安家的百姓和兵士家屬。這是練兵的好機遇,甭管是新兵老兵,先拿安南這個軟杮子找找感受。見了血,殺了人,新兵也就向成熟邁進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