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_第一百零三章 用間——擴散效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王爺可遷徙家眷及兵將支屬。”方光琛沉吟了一下,持續建議道:“可令麻勒吉、石圖曉得。王爺若蓄反謀,豈有將家眷後遷之理?雖有畏敵之嫌,但比之圖謀背叛,明顯不值一提,且更能令朝廷放心。”

吳三桂的目光一閃,似有所悟地點了點頭。滇省情勢倒黴於己,之前已經有了棄滇入黔的計議,現在把握黔省兵權更是首要。一來能夠有安身之地,二來也能讓朝廷有所顧忌。

分散、發酵……謊言可畏啊!誹謗計,很淺顯,卻很有效,特彆是在現在這類時候。

清廷派學士麻勒吉、侍郎石圖前去雲南,同三桂“麵商機宜”。清廷現在最大的難處是兵馬賦稅,並不能滿足吳三桂所開列的數量。麻勒吉、石圖本來已經與吳三桂籌議出處理的體例,起首責成吳三桂“設法措辦”。再是儘量由戶部調撥本年度餉銀,作為佈施。

但現在捏造手劄、聯絡天下督撫、蓄謀背叛等罪名一下子扣在了吳三桂的頭上,之前的商討必定便做不得數了。冇有充足的賦稅,又不肯與滇省明軍死磕,方光琛的意義便是先撿軟柿子捏,多少撤銷一些朝廷的猜忌。

“但願如此吧!”吳三桂苦笑連連,不竭點頭,兩端不奉迎的處境,那裡是那麼好熬的。

“學士麻勒吉、侍郎石圖正在滇省。或許事情另有轉機。”方光琛見吳三桂頹廢的神情,隻好攪儘腦汁替恩主想體例,“王爺可重金拉攏,並出示仇敵之前捏造的軍令信函,再領其校閱軍隊,陳述賦稅困難,隻要餉糧充盈,王爺便領軍與偽明決一死戰。彆的,可稱派一軍進剿水西。以息滿洲兵將肝火。如能在水西得勝,亦可稍解朝廷猜忌。”

“王爺可上奏摺,但不成解釋此事。”劉玄初緩緩說道:“朝廷尚未究查,王爺身在雲南,是如何曉得的?世子密查朝廷動靜,王爺能儘悉,不成為人知也,此其一。朝廷未下旨令王爺自辯,此時解釋,反倒令人思疑王爺做賊心虛,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

“……終守臣節,保全祿位……事機不秘,豈可輕與人言?目前廷已生疑,如之何如?”

又驚又懼又恨,吳三桂心中惶急,卻落空了主張,趕快把方光琛和劉玄初請來,共同商討處理之道。

吳三桂覺悟過來,連連點頭,說道:“玄初、獻廷此言甚是,本王心亂智昏,差點誤了大事。”

並且,就算他想這麼做,他四周的一群核心人物,不管如何也不能心甘甘心腸昂首服從,受人宰割。清朝雄師氣勢如虹,橫掃西南時,冇人產生非常的心機。但情勢竄改,不竭的損兵折將之下,一些“心胸故國”的部下便呈現了。此中竟然有他的半子胡國柱,這令吳三桂感到無法又悲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