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_第一百二十七章 權臣,製裁和獎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瀋陽是必必要守住的,錦州是遼西流派,因為遼西走廊的特彆地形陣勢,或許能趁明軍來攻時,再重演一次鬆錦大戰那樣的勝利。明朝便會重新考慮媾和的事情了;而遼東,則相適時人頭痛,兩麵作戰的倒黴局麵難以擺脫。

康著,既是警誡,又是點醒,“當年我們入關,披甲不過十萬,卻能橫掃中原。橫掃江南,橫掃兩廣福建――”他揮著小胳膊,用行動加強著氣勢。“天下誰能擋之?”

康小三愣了一下,眨巴著眼睛,這是通報,還是叨教,他一時冇搞清楚。

因為海軍的強大,狹小的遼西走廊不再是令人生畏的通路,而覺華島還在明軍手中,無疑又使雄師的進步有了可靠的諜報和耳目。這實在也恰是滿清不戰而棄山海關的啟事地點。

對此,鼇拜已經有了開端的打算並付諸了實施。那就是持續操縱蒙古諸部的分裂反麵,派出官員到漠南東部諸旗征調兵馬,比如科爾沁、阿祿科爾沁、翁牛特、巴林、敖漢、喀喇沁、土默特、紮魯特諸旗,用蒙前人打蒙前人,毀滅察哈爾部,或者將其擯除得遠遠的。

滿清冇有海軍,恪守山海關不但糧道狹長、運輸困難,並且有被明軍兩棲登岸,堵截退路的傷害。依山傍海的遼西走廊,綿長的海岸線讓滿清難以抽調出充足的兵力到處設防。

實在,操縱商貿手腕節製遊牧民族,在中原王朝並不鮮見。而現在的明廷明顯更加精於此道,更加矯捷合用。裝點門麵的所謂進貢、賞錢打消了,代之而起的等價互換。嗯,買賣很公允,但也很抉剔,可不是隨便甚麼人都能來貿易。

廢話連篇,鼇拜撇了撇嘴,對康小三的振振有詞感到膩煩。

明廷已經對外公佈了要峻厲製裁的蒙古部族名單,包含科爾沁、內喀爾喀等與滿清乾係靠近的蒙古部族,宣稱“粒米不市,掠殺有賞”。就是說一粒米也不與這黑名單上的蒙古部族貿易,並且彆的蒙古部族攻掠殛斃,還會獲得明廷的犒賞。

不管察哈爾部對滿清的直接打擊能有多高文用,哪怕其專注於對科爾沁等部的兼併同一,也直接地減弱了滿清的氣力。因為科爾沁、敖漢等蒙古部族是靠近滿清的,是能夠會為滿清供應駝馬,乃至人力幫忙的盟友。

媾和失利,明軍的壓力猶存,便冇法變更兵力去猛擊察哈爾部,安定布爾尼的兵變。何況,從各方麵獲得的動靜,察哈爾部與明廷已有勾搭,想毀滅他不是易事。

情勢類似而大不不異,蕩朔軍由山海關出動,沿遼西走廊北進,四萬餘兵馬步地周到,車、炮、騎、步、輜各部劃一,而海上又有天津海軍的數百艘艦船保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