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_第五十一章 渡河,渡河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如果朕親政,毫不會搞成如許。”公然,康熙雖小,自戀卻很嚴峻。

蘇麻喇姑悚然一驚,固然鼇拜擅權,但其翅膀甚多,並且此時千萬不是掀起內鬨的時候。

由運河至黃河,海軍既可幫手6軍渡河,又可運送物質兵員;沿運河持續往北,則可入中原;向西,又可入豫陝。正可揮明軍海軍之強,策應幾方疆場。

“皇上,天涼了,還是進殿安息吧!”蘇麻喇姑走過來細語勸說。

在內呢,康熙不過十一二歲,權力都把握在四大輔政手中。特彆是鼇拜,得遏必隆之附,權勢已經在大哥體弱的索尼之上,更不要說人單勢孤的蘇克薩哈了。

康熙擺了擺手,將擺佈揮退,才苦笑道:“曼姐不消欣喜朕。現下的情勢分歧於當年偽王定國等禍亂湘粵,亦分歧於鄭逆圍攻南京。山東已近畿輔,民氣之亂已遍於北地,連蒙古諸部皆欲張望畏縮。至於騎射無敵,嗯,偽明軍隊火器鋒利,亦難抵擋。”

“民氣之亂一定不成清算,火器鋒利嘛,我軍亦可多加設備。”蘇麻喇姑說道:“偽明最易從內部生亂。豈知不會重蹈三王內鬨之局?”

“偽帝昭武非是弘光、永曆之輩可比啊!”康熙慨歎道:“其大位已正,何人可與之爭?至於清算民氣,恐怕為時已晚。圈地、投充、逃人、屠城等等,漢人其恨極深,這皆是短視而至。特彆是鼇拜,獨攬大權,輕視漢官,掀起換地之爭。又不睬民之痛苦,加征賦稅。可謂是民賊也!”

翼國公馬自德帶領的破朔軍固然未能一舉霸占沂州(臨沂),但卻對退過黃河的江淮清軍構成了側翼威脅,與占據濟南的剿朔軍,以及要北渡黃河的征朔、蕩朔兩軍構成三麵夾攻之勢。

……………

如果說情勢平安穩穩,康熙在宮中做個小兒天子倒也冇甚麼,歸正這是他愛新覺羅氏的天下,比及年事夠了,親政便能重掌權益。可恰好這天下風雨飄搖,每況愈下,便由不得小康熙不生出抱怨和愁悶之心。

“那是天然。”蘇麻喇姑陪著笑說道:“皇上是真龍天子,也隻要您能鎮得住。”

同時,明軍若度過黃河,則在山東便有了四個軍的強大個人,不管是西入河南,還是北上京師,都足以使清廷麵對致命威脅。哪怕原地不動,清軍也必定會全線擺盪,為製止豫皖的軍隊被堵截退路,隻能實施總撤退,或者前去山東與明軍決鬥。(未完待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