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_第四十三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貧民比富人多,朱永興當然要爭奪大多數。少數人的好處能夠恰當照顧,但卻不成捨本逐末,偏向於他們。並且,朱永興寧肯把軍事行動的節拍放慢,寧肯把積聚賦稅物質的時候耽誤,也要夯實根本,使其治下的公眾餬口得好一些。

滇省顛末戰亂以後,無主地步和荒田很多,都將由官府測量造冊,重新發賣或租種。朱永興的做法不過是把地盤變財帛,用來處理軍餉,但兵士及家眷確切是以而獲得了實惠,政策也是以獲得了老百姓的擁戴和歡迎。

“滇省光複指曰可待,又有甚麼是非?”李嗣興奇特地問道。

晉王李定國悄悄點了點頭,讚美地看了兒子一眼,笑道:“吾兒長進了。”

明朝初定雲南後,隨藍玉、沐英安定雲南的以漢族為主體的軍隊,便都留下來屯戌在雲南。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又命令把留戌的軍屬全數期限從本地送往雲南。而進入雲南的軍隊便成了落籍的軍屯戶,特彆在洱海衛壩區為多。很多村落也還儲存著所、營、屯的稱呼,如後所、前所、左所、劉官屯、董營、孔五營、阮家營等。

這些屯戌明軍的後嗣對皇明的豪情明顯比少數民族要深,並且甲士之家本年免交租糧賦稅、今後隻交收成兩成的諭令,對於遭到入滇清軍劫掠、財產喪失嚴峻的百姓來講,還是很有吸引力的。畢竟這意味著本年能夠緩口氣,家人能多吃上幾頓飽飯。

隻要在滇西站穩腳根,養精蓄銳,並對楚雄、昆明構成西麵的計謀威脅,那就達到了此次**的目標。元江戰役如果再能得勝,滇省的計謀態勢就將變得對明軍更加無益。昆明的清軍要麵對西、南兩個方向的威脅,既要重兵戍守昆明這個具有極大政治意義的都會,又要抽出矯捷兵力停止進犯,明顯在短時候內是很難辦到的事情。

“當年忽必烈是沿著甘陝、蜀地、滇省進軍,欲迂迴滅南宋的。”李定國思考著說道:“殿下欲反而行之?”

比及朱永興率軍達到洱海衛城的時候,晉王李定國和趙王白文選都趕來商討今後軍事佈署,併爲朱永興送行。而在洱海衛城,朱永興看到公眾參軍者甚眾,多是由周邊村落而來。這恰是他下達的諭令所起到的感化,並且影響會越來越廣。

李定國又看了一眼夜空,悄悄吐出一口長氣,意味深長地說道:“官方物議這天象也有段時候了,一會兒說久雨不晴,陰盛陽衰,水德當滅火;一會兒說天無雲而雷,當天降英傑以拯中原;一會兒又說太白星體小光昧,主軍敗國亡。總之是眾說紛繁,莫衷一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