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_第七十六章 海外蠶食,文武相製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

“那總督坐陣大理,確是喪事一件。”白文選笑道:“老友相逢,今晚當一醉方休。”

“殿下賢明。”祁三升和高啟隆擔憂的也恰是被不懂軍事的文官瞎批示,現在有了很大的自主權,也便稍感對勁。

魯國公祁三升和宜川伯高啟隆恭謹地聽著,目光跟著朱永興的手指在輿圖上挪動,成為獨當一麵的大將,兩民氣中既鎮靜又忐忑。

朱永興又與二人研討了一番中南半島的情勢,感覺冇有甚麼疏漏後,又設便宴為二人餞行。宴畢,朱永興親身送二人至府門,方纔回到辦公室持續事情。

簡樸寒喧以後,世人進到屋中敘談。李定國才曉得那嵩提出移府至大理,已獲朱永興批準,此番便是來見見火線諸將,與李定國等老瞭解敘話舊。

“殿下,這裡河網縱橫,彷彿不太合適雄師隊作戰。”魯國公祁三升謹慎地說道:“並且靠近大海,如有海軍助陣的話,將事半功倍。”

軍隊的供應不能用蕃薯,但老百姓就分歧了。“瓜菜半年糧”,能填飽肚皮,能不受戰亂,便是幸運。當這些淺顯公眾認識到戰役的勝負與本身的餬口息息相乾時,他們便不會麻痹和鄙吝。

“軍、政分開,這是曰後必行的政策,汝等不必擔憂。”朱永興彷彿看破了二人的設法,笑著說道:“但依目前的狀況,軍政交集,也是冇有體例的事情。宗守義能夠命令作戰,但如何作戰,卻還是你們與參謀團商討後決定,他也無權乾與。”

並且,朝廷各衛的批示使都是正三品,各省的軍事長官都批示使為正二品,要高於本省的行政長官佈政使(從二品)。處所各衛的批示使也是三品官,千戶所的千戶為正五品,百戶所的百戶為正六品,都遠高於知縣(正七品)。

“岷殿下移驊蒙自,本官再呆在永昌那裡說得疇昔。”那嵩嗬嗬笑著,向李定國和白文選解釋本身的設法,“雖不能上陣衝殺,亦要做好分內,讓兩位王爺用心作戰,後顧無憂也。”

安南鄭氏,廣南阮氏,占城,真臘,再加上南明,五國相互製衡的局麵終究被朱永興實現了。這應當是最好的成果,不必投入過量的兵力和物力,便能從中漁利,獲得生長的空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