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_第二十五章 三鬼之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作為吳三桂的親信將領,楊珅對於主帥之前所下達的死守城池的號令,當然要果斷地貫徹實施。固然他也曾經有過出兵阻截的設法,但在惠仁渡活動的明軍管束作用較著。永昌駐軍,再加上週邊縣鎮的軍隊,加在一起也不過萬餘,守不足而攻不敷,讓楊珅完整撤銷了冒險反擊的動機。

玄月二十五,昆明清軍終究接到了順治的聖旨,固然元江已經叛逆,但吳三桂等人還是以為亂事可平,情勢遠冇到冇法挽回的境地。

吳三桂沉吟了一下,悄悄點頭道:“獻廷之言有理,吾自當謹慎。滇西那邊,亦不成忽視,吾已命剿撫前鎮由楚雄前出至姚安。隻是,總兵劉文進非是足智多謀之輩——”

對此,朱永興並不苛責,隻要不與我為敵,這類名義上的投降對於夾縫中的土司來講,也是能夠瞭解的。吳三桂尚能對叛而複降的土司不予窮究,他豈能冇有更廣漠的胸懷。

“王命如火,由不得你我呀!”吳三桂有些無法地搖了點頭,說道:“元江那氏有偽宗室撐腰,又勾連各土司,眾已至數萬,若拖延時曰,吾恐其坐大難製。”

景東土知府陶鬥、蒙化土知府左星海、順寧土知州猛遠、麗江土知府木懿等土司是在吳三桂追擊永曆及李定國時降清的,算是最早的一批。他們獲得的報酬便是能夠持續保有頭銜,持續保護土司的統治。如許的成果對於朱永興來講,也何嘗冇有好處。起碼這些土府土州臨時冇有清軍駐紮,土司不敢與明軍為敵,為了製止降清而帶來的費事,請罪報饋乃是應有之意。

昆明的安遠靖寇大將軍信郡王多尼、平西王吳三桂在玄月初已向清廷陳述了元江異動,請旨決計。

對於這些話,朱永興天然是臨時聽之。夾縫中儲存,倒向勝利者的一方,這是人之常情,苛責究查,隻能是把這些牆頭草完整推向清廷,推到吳三桂一邊。固然猛氏已經陵夷,權勢大減,朱永興也是溫言安撫,並不強索降罪。

玄月二十二,蒙自土官李曰森、李世藩、李世屏豎旗反清,與攻打蒙自的明軍合力奪城。隨後,又向北攻取阿迷州(現開遠)。

土知州猛遠屬於猛緬部落,占地雖廣,族人卻荏弱。明軍的到來,倒給了他處理內部膠葛的機遇。朱永興製定公佈的輸民授地的章程,無疑能使猛猛部田少人多的衝突從底子上得以處理。

玄月二十三,朱永興與李定國帶領的明軍已經開至順寧,離永昌不過兩曰路程,正在停止長久的休整,並等候白文選所部的動靜。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