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_第二百三十七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明天朱永興伶仃召見。鄭纘緒心中忐忑地前去,鄭鳴峻等人也不太放心。便在府外等待。

北京諜報站副站長顧應慧是其中年人,臉上始終帶著幾分職業的笑容,一副奸商的模樣,嚥下嘴裡的燒麥,有些含糊地說道:“這倒好,鬨得亂鬨哄的,恰好趁此時行動。”

“這就是了。”鄭鳴峻恍然地連連頜首,說道:“岷殿下早有一戰之心,是以不派人去倭與德川幕府談商貿之事,所圖甚大啊!”

“岷殿下也是如此說倭人的。”鄭纘緒有些驚奇,細心回想了一下,說道:“話倒不儘不異。倭人對弱者刻毒,但卻無前提臣服於強者。助琉球複國隻是其一,其二是要以狠惡凶悍、令其難以對抗的打擊震懾倭人。”

幾小我又商討了諸般細節。這才紛繁散去。

老道回身拜彆,方光琛笑著對下人說道:“這是朝我們化緣來的。這裡破敗如此,常日裡怕是可貴有香客來。目睹我們來了,這牛鼻子哪肯等閒放過!籌辦些散碎銀兩,呆會兒便捐些香火錢。”

方光琛忙回身答禮,說道:“道長請自便。我們先在前邊瞻仰瞻仰,待會兒纔去前麵呢!”

鄭纘緒眨了眨眼睛,明白了鄭鳴峻為何如此風雅的啟事。商團是岷殿下攙扶的,與西夷的公司合作逐利,又是供應給朝廷資金財帛的首要渠道。跟著明軍的不竭勝利,占地越來越廣,物產越來越豐,這出口的貨色也就越來越節製在朝廷手中。鄭家倒是想獨占對倭貿易,但這必定與商團起牴觸。朝廷偏向於商團是必定的,隻要一限定貨源,鄭家豈不是無米下鍋。

進了廟門,方光琛在一座錯金香鼎前停下腳步,圍著這尊六尺多高的鼎興趣勃勃地細心打量。然後用手叩擊,感慨道:“不知天下那個有扛山拔鼎之力,能將其挪動啊!”

顧應慧還是那副笑容,卻向吳杲看了一眼,不必明說,這些人都心中清楚。

人生的境遇,或者說是運氣,真的是竄改莫測。造化弄人,用這四個字來描述,也貼切得當。

進了驛館,鄭鳴峻從速和鄭纘緒等靠近人等聚於一屋,扣問起此次伶仃召見的詳細景象。

而跟著明軍在西南的崛起,朝鮮王室的態度固然還是以謹慎張望為主,卻已經有暗中采納行動的企圖,並有在內部完整消弭親清派的打算。

“當然不是如他所說那般強大。或是吹噓,或是不懂,或是高傲。”朱永興連連點頭,麵有憂色地說道:“然其地理位置首要,可為我軍供應安身之基。嗯。遼東啊,交戰不易,倒是難以製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