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鼎革_第50章 不炸膛的鳥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按照作戰體例分歧,將其簡樸分彆為射擊練習、投擲(震天雷)練習、搏鬥練習與工事練習等專項項目。

彙集軍中三百餘支鳥銃查抄,100%不過關,看著前麵一堆潛伏的殺器,楊麟感慨為何大明軍隊連戰連敗,為何大明鳥銃口徑如此之小,反而毛病頻發。(明朝鳥銃鐵丸3錢15克,而西歐重鳥銃鐵丸靠近60餘克,能力強大。)

世人分隊站好,楊麟取下鳥銃快速裝好火藥、鉛子,裝好紙片,夯實以後再裝上引火藥,然後對準百米開外目標放銃,如此者三,固然一銃射脫靶心兩銃稍稍偏移,但速率比疇昔快多了。

各位,大師有冇有信心,從一名合格的鳥銃手生長為優良的鳥銃手?”

相對這些,最讓將士們心動的職務晉升,這一年下來軍隊擴編甚快,很多建功將士多被晉升,職務晉升帶來的更是軍餉進步。

病根找到了,那就是大明兵器采購代價較低,一支鳥銃代價不過4兩銀子,工匠需求貼銀子,而精彩合用鳥銃本錢起碼在4兩5錢銀子,再加上需求利潤,需求6兩銀子。

遵循兵部要求,製造兵器的鋼鐵要多番鍛打,也就是10斤鐵要鍛打成2斤鋼鐵,但如許耗時耗材太多,再加上官府采購代價不過4兩銀子工匠需求往內裡倒貼錢,如此常常底子冇有多次鍛打。

作為穿越者,再加上這半年多經曆,楊麟見多識廣,更加首要的曉得各小我特性分歧,其練習側重點分歧,誇大將來作戰的合作。

通過半個月工夫會商,在搞明白此中啟事以後,現在就是維修現有槍械,對槍管重新鍛造,打掉一半鐵渣,然後再打上其他鋼鐵。

為了逼迫兵丁對準射擊,自戚繼光以來就通過軍令逼迫將士遵循,射擊不準的,或者不對準射擊的打板子。

在每天早上體能練習與行列練習等團隊練習根本上,展開多項專業技術練習,以進步將士們的作戰技術。

在那以後,楊麟回身跑到龍之幀的第三司,遠遠瞥見大師正在練習拳法,看了一遍以後,俄然抽了幾小我上來比試工夫。

這半個月工匠與幾十個兵丁每天圍在鐵匠鋪飛舞大錘改革三支鳥銃,裝上半斤火藥持續施放不炸膛。

10斤鐵打造到3斤就非常不輕易了,有的更是打造到4斤鐵,驗收時再拉攏包辦職員,如此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粗製濫造的軍器充滿軍中,將士們底子不敢利用。

單拿鳥銃手來講,標準已經定出來了,體能、射擊技術達標,日俸由3分銀子增加到4分銀子(三十天,月俸由9錢銀子增加到1兩2錢銀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