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鼎革_第29章 訓練火槍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火藥放得太多,爆炸能力太大,產生炸膛。

最輕易產生的部位是這鳥銃與木柄連接處,如果槍管與木柄連絡部位產生鬆動,或者火藥放得太多爆炸能力太大,極易形成連接處炸膛。

川北總兵馬乾、參將丁顯爵率部兵出廣安州,作為側翼以進犯土暴子老巢廣安州。

推舉人上來簡樸複習,或者當場發問,如此在搞了半個時候,最後就是讓大師熟諳槍支,體味放射時為甚麼會炸膛?

該設法一經提出就被反對掉了,彆的不說大師鄉裡鄉親的昂首不見低頭見,如果完整采取武力體例捆綁大師服徭役,如此此後如何做人?

俗話說千裡饋糧士有饑色,遵循當日與四釧巡撫陳士奇的商定每天包管火線一百擔糧食,楊麟則隔三差五的帶著鄉丁解送糧草奔赴火線。

親身實驗,對無防護目標,在100步(120米)有必然殺傷力,在八十步(96米)開外能射殺目標,在五十步(60米)開外有致命殺傷力。

加工工藝不過關,部分位置槍管太薄,鉛子撞在上麵被擊穿,產生炸膛。

而在戰亂期間向火線饋送糧草,也是一種徭役。

如此足足搞了一天,然後每人各自放一銃以後,就是被口訣,就是講授方法。

參將趙榮貴、廣元守備楊展率部兵出廣元,作為側翼攻打巴州。

散彈是由較多小的鐵砂構成,迸出槍口以後呈分離狀,最遠能夠射出三四十米(當代獵槍射程多在50米擺佈)。

固然中路主疆場在相如縣嘉陵江兩岸,在北岸總兵劉佳印帶領主力圍攻相如縣城,在南岸參將王朝陽、守備譙應瑞帶領偏師攻打運山古城,楊麟所率鄉丁保障的是南岸明軍糧草。

對兩層棉甲等重型防護目標,在五十步開外(60米)開外能破甲,在三十步(36米)開外能射殺目標,十步擺佈(12米)能輕鬆射殺目標。

宋應星在《天工開物》實驗以為“鳥雀遇於三十步內者,羽肉皆粉碎,五十步外方有完形,若百步則銃力竭矣。鳥槍行遠過二百步,製方彷彿鳥銃,而身長藥多,亦皆倍此也。”

對棉甲等防護目標,在八十步(60米)能破甲,在五十步開外(36米)能射殺目,在三十步開外產生致命傷害。

到玄月中旬朝廷各路雄師連續開往川北,現在正兵分三路圍殲占有在巴州達州蓬州的土暴子。

但放銃行動非常煩瑣則非常輕易出錯,每天除了行列練習就是幾次練習放銃,但很多人就是記不住,不是忘了這個就是忘了阿誰,即便平常練習精確完成裝彈行動的也不過8成,若疆場利用可想而知。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