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_第七十六章 精忠報國(第一更!求推薦票,求追讀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前不久鄭、張聯軍攻打南京失利,不得已撤回海上。

固然到處仿照,但並冇有一絲一毫的匠氣。

“周將軍曲解了,崔某不過是隨口一說。”

在場世人即便冇讀過書,也曉得嶽武穆是誰,也傳聞過滿江紅。

這個崔秀纔不是明知故問嗎?

見周立和瞪著他,崔秀纔打了個寒噤,非常見機的主動解釋道:“嗚呼哀哉,張本兵這首滿江紅真是作得極佳啊。藉詞懷古,極言國朝興衰之事,但哪怕隻剩下逋臣怒擊,也要豪傑氣吞白鳳髓,高懷眥飲黃羊血。很有嶽武穆當年之派頭。”

崔秀才吞了一口吐沫,嘿然一笑道:“張本兵還在信後附了一首詩,總兵大人要不要聽聽?”

現在得了機遇,他天然要好好表示一番。

崔秀才自討敗興,悻悻然的苦笑一聲,接過信封抽出信紙展開來念。

本兵是兵部尚書的彆稱,永曆朝加封的兵部尚書有很多(隻是封號,正印堂官隻要一個,南明喜好玩這套),可姓張的兵部尚書隻要一個,那就是張煌言。

那就是哪怕再艱钜困苦,哪怕隻剩下一兵一卒他也要跟東虜乾到底。

“當然有!”

四明山是浙東第一高山,陣勢極其險要。

漢宮露,梁園雪。雙龍逝,一鴻滅。剩逋臣,怒擊唾壺皆缺。豪傑氣吞白鳳髓,高懷眥飲黃羊血。試排雲、待把捧日心,訴金闕!

你強任你強,老子秀才郎。

當然如果離了四明山,讓何守義和清軍綠營硬碰硬,他也冇有必勝的掌控。

作為四明山地區的抗清武裝帶領者,何守義必須對麾下的弟兄賣力。

但他又不能不聽,如許既是對張煌言的不尊敬,也輕易讓信使看輕了本身。

何守義挑了挑眉詰責道:“這小我是?”

“崔秀才,這信但是真的?”

崔秀才決計頓了一頓,醞釀了一番情感唸叨:

明顯很簡樸的一件事情,在手劄裡一寫倒是讓人聽都聽不懂了。

大夥兒之以是能夠對峙下去,便是因為心中有那麼個念想:

這些個泥腿子丘八是真的不懂詩啊。

浩繁熟諳的麵孔中異化著一張非常陌生的麵龐。

隻要清廷不是吃了秤砣鐵了心派雄師一舉剿除四明山的抗清權勢,就憑浙東綠營這些蝦兵蟹將,何守義還真冇有放在眼裡。

...

“啟稟總兵,此人自稱是張本兵的信使,從舟山來。”

有朝一日,王師北定中原日,他們能夠成為複興大明的豪傑。

何守義聞言眉毛都擰到了一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