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_第50章 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都尉,鹿邑城中,現有戰兵三百餘人,哨總二十七人,部總九人,掌旅兩人,哨總每月三兩,部總每月五兩,掌旅每月八兩,戰兵一月一兩,除此以外雜兵和後勤隊的軍官每人二兩到四兩不等,合計起來一個月就要五百多兩。彆的,都尉規定戰兵每日兩斤糧食,雜兵一斤,彆的另有家屬,一個月下來起碼要二百多石糧食。”孫成全開口道:“耗損這麼大,帳上已經冇錢了。”

“那,那就,順從都尉的意義吧?”楊義昌苦笑著扭過甚來,問同來的幾人。

這些買賣的人,首要還是高義歡的人,以及家眷,眼下城中就屬他們手裡有些銀子。

不過二哥現在是流寇,而流寇也有流寇的好處。

聽完孫成全的話,二哥不由抹了把汗,“文瞻你就直說,還能撐多長時候!”

高二哥搖點頭,“之前商稅過於龐大,我籌算重新規定,現在就同必然下,十取一吧!”說著高義歡臉俄然冷了下來,嚴肅的掃視世人道:“你們可有甚麼定見?”

高二哥看他們不說話,眼睛一瞪,“幾位為何不言,但是有甚麼定見?”

高二哥雖收商稅,但因為鹿邑的百姓冇有參與買賣,都是他部下的兵馬拿餉銀在買,以是眼下商稅到頂也就隻要他發餉的非常之一,彆的他每月從闖營能獲得的糧食補給也非常有限,大部分都要靠本身買。

這那裡是嫌棄商稅龐大,明顯是感覺收太少。明朝商稅是比較龐大,如鹽開初二十取一,厥後歸入專營便漲到了十取一,彆的大多數行業,商稅卻遍及偏低,普通為三十稅一,有些行業乃至免稅。

那另有大半個月的時候,高二哥鬆了口氣,等興豪和義成買糧返來,他拿一批向周繁華換點銀子,賺點差價,並以此做本持續倒賣,不曉得能不能對峙到來年麥收。

(感激我王大拿的打賞,歡迎迴歸。求保舉,保藏,書單。感激大師的支撐。)

到鹿邑之初,因為人手不敷,高二哥隻能讓戰兵跟著一起乾活,現在勉強進入正軌,戰兵就得重新練習了。

高二哥還是是在大堂訪問他們,揚文昌是這些鄉紳的頭,家業也最多,他領著世人拱手施禮以後,遂即在兩側坐下。

這時城中街道旁的一些店鋪,已經規複了運營,陸連續續有些人跑來買賣,總算是規複了一些人氣。

“大抵還能撐到八月初。”孫成全開口道。

賦稅軌製是一個國度的基石,不是說變就能變的,高二哥如果是明朝的官員,他在這裡改稅,這些鄉紳公開裡告到上麵,二哥立馬就得垮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