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江山_第七百一十六章傳位(大結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楊琰本來就反對丟棄呂州,現在又得了楊渥的手詔,天然悉數照行,不但奪職了這些官員,更是下詔說,外洋領地乃楊渥艱苦斥地,後代之人如果膽敢燒燬,便是拋宗忘祖。

一時候山雨欲來風滿樓,彷彿一場事情即將產生普通,很多人都在擔憂,莫非說方纔安定了三十年的天下又要再次墮入動亂嗎?

在楊渥父子兩代人的強力推行下,終吳國一朝,便是國勢再如何艱钜也冇有人再提出要丟棄外洋領地。

江南各地的官員更是紛繁前來,想要覲見,但是楊渥卻全數加以回絕。

接下來,楊渥又命令召劉仁贍進京,同時對駐守洛陽的禁軍和羽林軍停止嚴峻調劑,很多太子留下的親信都被調離洛陽,二皇子、三皇子的人一樣遭到打擊。

本來在太子病故後,很多人還感覺讓皇太孫作為儲君也何嘗不成,但現在楊渥一上來就把他給廢黜了,很多人都感到不解。

這皇太孫本年十七歲,他並非太子的嫡子,而是庶出,太子的正妃李氏並無子嗣。

退位以後,楊渥避居宮中,新帝楊琰每日都會前去看望。

朝中很多官員都以為外洋蠻夷之地,得之無甚好處,反而華侈國力,以是主張應當放棄呂州。

比如司馬炎篡奪曹魏,宋齊梁陳前後瓜代,另有北朝的西魏、北周、隋朝的瓜代等,這些王朝之以是如此等閒就被人替代了,說到底還是立國的根底不敷安定。

而像這類傳承日久,已經深切民氣的王朝,其他異姓再想篡奪就冇有那麼輕易了。

時候流逝,終究到了楊渥七十八歲這年,在江南安居多年的他病倒了,並且再也冇能病癒。

到了此時,即便是再如何癡鈍的人也能看明白楊渥的決定了。

除了這一點外,楊渥本身也感到身材一日比一日差,精力也遠遠比不被騙初,又何必苦戀權勢呢?

很多人紛繁猜想楊渥的目標到底安在,但是接下來幾個月裡,楊渥倒是一點行動都冇有,彷彿對儲君之位還冇想好該如何定奪。

獨一的一次乾與朝政之舉,或許就是關於外洋領地的事。

(全書完)

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哀思,讓楊渥如遭重擊,冇過量久就生了沉痾,昏倒疇昔。

對於楊渥來講,既然本身已經老了,那還不如趁著現在腦筋還復甦的時候就完成皇位的瓜代,如許本身還能幫扶楊琰一程。

這年的夏季,結束狼籍、同一天下、建立吳朝的一代雄主楊渥,在金陵病逝。

可惜,這統統還是擋不住身材的不竭朽邁。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