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老想著發財,賺了的錢也先歸淮揚商號,不會落到你們兩個手裡!”朱重九一句話,就把二人的發財夢完整打了個粉碎。
朱重九在強行同一的長度標準的第二天下午,就派人彙集到了上幾萬枚開元通寶。拿到工程院去,和焦玉等人一起仔細心細洗濯潔淨以後,以一百六十枚為一組,分紅多少堆。然後把每堆銅錢的重量,輪番測定,彙總起來再取起均勻值,天然就獲得了標準的一斤與當下風行的重量單位之間的不同在那裡。
“天尺短,官尺長。大夥之前打刀子和種地的傢什,凡是說的滿是官尺,很少有人用天尺。隻是,隻是焦大匠比來不曉得為甚麼,非要把官尺全都改整天尺不可!”黃老歪想了想,紅著臉迴應。
提及標準兩個字,他有驀地想起一件事,拍了下本身的腦袋,低聲問道:“你們工局現在造火器的尺子,已經同一了麼?為甚麼將作坊裡打出來的火銃,很難找到兩根粗細完整一樣的來?”
“測日影?”朱重九聽得滿頭霧水,皺著眉頭反覆。
想推開產業化過程,度量衡標準化,就是必須完成的一步。以朱重九目前的才氣和程度,明顯冇法采取另一個時空的國際標準單位。但按照已有的度量衡,選一個需求竄改最小的作為標準,倒是輕而易舉。難處隻在推行力度,以及官方對此的接管程度上。而有了把持運營的官辦作坊和淮揚商號以後,這個困難也迎刃而解。
“嗯!”兩個相互看了一眼,怏怏的承諾。但是,每小我心中,卻不約而同的盤算的主張。將來如果有機遇,必然要把水力鑄錢的奇蹟鞭策起來。
當然,與另一個時空的二十一世紀的目光來看,這類標準還是顯得很細緻。但滿足目前的製造業需求,已經充足了。起碼,經曆過一段時候強迫推行以後,統統把持性作坊裡產品,將達到比較分歧的程度。每把火銃的大部分部件,也將根基能滿足可互換的要求。而不是像眼下一樣,幾近每一把火銃都是獨立的,彼其間誰也跟誰都冇有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