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官兵不由分辯,將司馬子如拖著往尚書省走去。
高澄這時,終究上前了一步。
“國有國法,遇違法亂紀之事,大家皆可上表天子,以正國法,此乃臣子之責,豈有專職專人之分?
可見崔中尉所奏並非空穴來風,但此事確切該當謹慎考慮,細心切磋。”
“陛下,尚書令司馬子如,為朝廷重臣,多年來奉養陛下,忠心耿耿,其功勞有目共睹。
元坦氣得渾身顫栗,手指顫抖著指向宋遊道,痛罵:
“太師鹹陽王元坦、太保孫騰、司徒高隆之、司空侯景、錄尚書元弼、尚書令司馬子如相互勾搭,同流合汙,以官貸金銀,催征酬價。”
宋遊道厲聲駁斥
“他背後有高王世子撐腰,天然無所害怕。”
崔暹在一旁開端慷慨陳詞:
臣之忠心,可昭日月,六合可鑒,臣實在是冤枉!”
司馬消難滿臉漲紅,氣急廢弛地叫喚起來:
“陛下,臣一心隻為朝廷,絕無半分私心,禦史中尉清楚是蓄意讒諂。
但想起本身過往所為,雖心中忐忑,卻也隻能強裝平靜,畢竟此前已被高歡奪職過官職,隻求此次莫再被科罪。
“消難,快給高王寫信,快給高王寫信啊!”
“宋遊道,你血口噴人!老夫在朝多年,為朝廷鞠躬儘瘁,立下汗馬功績,豈容你三言兩語就歪曲誹謗!”
此時宋遊道又手持笏板,大步向前,大聲道:
此言一出,世人相互麵麵相覷。
崔暹所奏,臣已細閱,貪腐納賄之風若不停止,如同蛀蟲啃食國之棟梁,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我雖身處尚書省,但有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所謂證據,審理之下又何愁無證?”
“陛下,臣亦有表上奏。”
現在尚書省被彈劾者甚眾,此事錯綜龐大,尚書令既被彈劾,臣請陛下恩準,由臣主審,臣必當徹查本相。”
“宋遊道,你乃是尚書左丞,何時輪到你胡言亂語,出口歪曲!你身處尚書省,又能拿出甚麼證據?”
本來領不關己的高隆之也瞪大了眼睛,滿臉怒容,氣急廢弛。
臣請陛下依格律,削其官職,神之已法,以儆效尤!”
宋遊道冷冷一笑,諷刺起來:“爾乃黃門郎,莫要在殿前失了儀態,徒惹人笑。”
他雖死力抵賴,然見司馬子如被彈劾之狀,心中也不免擔憂本身難逃罪惡。
“這崔暹真是膽小包天,竟敢彈劾高王的人!”
高隆之瞋目圓睜,破口痛罵:
朝堂更加吵嚷不堪起來,世人你一言我一句的跟著宋遊道,崔暹等人對罵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