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亂世之傾國權臣——高澄傳_230.第230章 :爭河橋慷慨多悲歌(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主公如此號令恕元貴不敬,必不能從命。”趙貴想都不想,立即就決然回絕,“元貴扶保的是主公,主公在元貴在,主私有危難元貴願以性命保主公無虞。”這話已經有點露骨了,但趙貴一點也不在乎,他本來就是關中將領,儘忠的是關中在朝者,而不是阿誰馳名無實的大魏天子。對於趙貴來講,誰做大魏天子都無所謂,他儘忠的就是他力挺而上接掌了關中的宇文泰。

雪停了以後彷彿一下子就進入了最酷寒的寒夏季候,無風無雪,但是酷寒無處不在,讓人冇法躲藏。該來的總會來,遲早罷了。金墉城的東魏軍虎帳大要上溫馨,實際上氛圍極其嚴峻。

兩小我止步時,之間的間隔已經不敷盈尺,誰都毫無懼意地盯著對方的眼睛。又是宇文泰笑道,“看來澄弟無恙,王叔如何?畢竟年紀大了,也該埋頭保養了。隻怕還是不能放心澄弟。”話裡的語氣竟還是把高澄當作小兒。

高澄已經完全麵無笑意,盯著宇文泰正色道,“澄本日請丞相出來相見是念及昔日兄弟交誼,格外言明。如果丞相能帶著南陽王出城來降,澄以己身為誓,必不傷丞相及南陽王性命。請丞相和南陽王與我一同回鄴城,南陽王仍複其舊爵。丞相的才具我也深知,在鄴城廟堂上一樣有丞相一席之地。弟不忍兄揹負分裂社稷的罵名,隻是不知兄長可否領受我一番美意?”高澄語氣越來越和軟,乃至還帶著一絲傷感。

高澄卻並不睬會他的題目,笑道,“弟如何傳聞南陽王也來了洛陽?這便是兄長有失之處,如何能帶南陽王再來拜宗廟、謁祖陵?也不怕他生了芥蒂嗎?兄長萬事都好,就是不敷諒解人。”

“澄弟本來想見他?既如此不如澄弟立即隨我入城,天子就在城內宮中安坐。主上與澄弟也是舊瞭解,如果與澄弟見麵必然歡暢。澄弟可有膽量現在便隨我入城去拜見主上?想必主上必然情願受大將軍之禮。”宇文泰也反激之,當然貳內心也天然明白,再刺激高澄,高澄也必不會同他入金墉城。

“主上……”寺人看天子沉默不語,不曉得在想甚麼,便悄悄喚了一聲。

陳元康曉得再勸無益,內心暗想著高澄說的也不錯,金墉小城,無可依恃,既然大將軍不欲如此,不如本日做好萬全之籌辦,待明日一舉攻陷金墉,也好製止忙中出錯。

金墉城外,高澄的坐騎率先,他跑了一段間隔垂垂放慢速率,然後勒馬,剛好停在幾株枯樹邊。高澄下了馬,回身一看宇文泰也下了馬,將手裡的韁繩隨便一丟,他的坐騎便像是曉得仆人的意義一樣輕蹄快步地向遠處遛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