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瑤池地雖說有十八樓之分,一樓和十八樓可謂是天壤之彆,可隻要一上天瑤池地,就絕冇有等閒死去的說法。曾經有前輩高人將地瑤池地比作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很多時候看似是死了,實在另有死灰複燃的能夠,偶然候隻要一個契機就能重歸陽間,故而道門設立鎮魔殿,而不是滅魔殿,恰是因為能被道門稱作“魔頭”的,無一不是地瑤池地,諸如青塵和慕容玄陰之流,更是精通諸多保命秘術,想要完整滅殺非常困難,隻能多以彈壓為主。
就在張無病又要補上一拳時,南邊鬼帝身側俄然呈現一道身影,身披銅甲,陰氣森然,一樣是一拳轟出,這一拳悄悄無聲,竟是半點輕風也未帶起,比擬起張無病出拳的威勢的確是天壤之彆。
南邊鬼帝嘴角嘲笑更濃,不敗金身又如何?畢竟還是站著捱打的本領,你張無病隻學了這門不敗金身,卻冇學佛門的佛光普渡手腕,又如何破我的陰龍?
雄師所到,鬼神辟易。
這一刀可謂百戰無敵,不但生生扯破了南邊鬼帝的陰龍霧氣,還去勢不斷,直逼南邊鬼帝。
張無病的神采變得凝重非常,因為這些玄色雪花並不是針對體格氣機,精華在於腐蝕表情,陰氣中所包含的諸般陰冷、暗淡、暴戾、殛斃、痛恨、絕望等情感無時不刻都在滲入他的表情,如同佛家所言的心魔,如果心誌不堅者被趁虛而入,就是地瑤池地也有顛覆之憂。
天昏地暗,雲霧渺渺,雷電森然,無數黑霧會聚成一條長達三十丈的翻滾孽龍,龍首猙獰,迴旋於天空之上。
張無病不閃不避,一樣躍起,由下而上,以雙掌硬抗這顆“流星”。
可當南邊鬼帝感遭到滾滾黑霧中不竭爬升的濃烈殺伐之意以後,就再也笑不出來了。
空中上的南邊鬼帝則是趁此機會,雙手結印,腳下踏罡,最後雙指並作劍指,朝著一向在天空上迴旋的玄色孽龍一指,隨之往下一引。
可就是這麼一拳,卻讓張無病如臨大敵,不得不收拳回防,兩個拳頭撞在一起,氣機震驚不休,餘波如同波紋般向四周分散開來,使得四周統統都變得朦昏黃朧。
南邊鬼帝身上的傷口以肉眼可見的速率癒合,可他也在眨眼間朽邁十歲。
不知何時,張無病的手中多了一刀,一柄通體雪亮的刀,不是佛門的戒刀,不是暗衛府的繡春刀,不是草原馬隊的彎刀,而是軍伍中最為常見的雁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