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入坐正中圓桌的富商們當然還不至於帶著畏敬對待徐北遊,不過他們更體味徐北遊的秘聞,體味得越多,他們也就更加顧忌這個後起之輩。
這時這些販子們再去看徐北遊,就不是品頭論足了,而是有點顧忌和畏敬的意義,畢竟自古以來都是唯以成敗論豪傑,不管你驚采絕豔也罷,天生我才也罷,隻要一事無成那就是一文不名,可如果你能上位,哪怕坐在阿誰位置上的是一頭豬,也能引來無數人的膜拜。
是不諳世事的愣頭青?還是劍宗偏鋒的梟雄?
二十萬兩!
很多號稱百萬身家的販子頓時麵如土色。
有了這個開首,因而有關徐北遊的會商便愈發狠惡起來,四周幾桌也插手出去,把徐北遊與端木玉之間的恩仇,乃至是過夜謝園的故事都給翻了出來,顯得這個方纔嶄露頭角的年青人奧秘莫測,乃至是有點神乎其神的意義。
亦或者是,豪傑?!
含情脈脈的酬酢客氣畢竟要疇昔,動刀子割肉的時候來了。
徐北遊是公孫仲謀的衣缽傳人,他從公孫仲謀身上學到的不但僅是劍道一途,另有“織網”的本領,公孫仲謀曾經用幾十年的時候織就了一張龐大的人脈網,覆蓋大半個天下,被譽為天下無人不識君,徐北遊固然冇有公孫仲謀的道行火候,但是他所構建的那張網已經初見雛形。
“張老佛爺?!”糧商明顯是見過很多世麵,曉得張雪瑤的大名,驚奇道:“張老佛爺的交班人不是那位李大蜜斯嗎,怎得變成現在這位了?這內裡但是有甚麼變故?”
年紀略輕的販子忍不住咋舌道:“那這幾位老佛爺有冇有來?”
糧商笑道:“自從我大齊立朝以後,這江都城就有三位大人物坐鎮,說一不二,任憑你是三司衙門還是世家高閥,都要給這三位一個麵子,久而久之,底下的人就稱呼她們為老佛爺。我們說的這位張老佛爺就是此中之一,叫張雪瑤,出身魏國張氏,前朝時曾被大鄭天子冊封公主封號,至於彆的兩位老佛爺,也相差未幾,都是了不得的大人物。”
桌上年紀最大的白叟終究忍不住開口道:“公孫先生,那但是比三位老佛爺還要了不得的大人物,我年紀大,趕上了公孫先生當年在江南叱詫風雲的那段日子,曾經遠遠見過一麵,不過卻冇能說上一句話,不成謂不是遺憾。”
“她們如何會來!”酒商抬高了聲音,道:“拿我們買賣人的話來講,她們是店主,羅夫人這幾位是掌櫃的,有些事情掌櫃的能做主就不消店主出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