捺缽王朝之遼聖宗_第十六章 鴨子河濼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耶律隆緒一向睜大一雙頎長的眼睛在當真地聽,這一番應對令他對國事又有了新的感悟,心悅誠服地望著母親說道:

第二天開會,點卯便是卯時點名,諸將倒是令行製止,全數定時到齊。

“天子,你感覺如許如何?”

“恒德必然能體味太後用心,酬謝聖上的知遇之恩。他的好處是英勇固執,胸有策畫,弊端除了不熟諳環境,另有就是年青識淺,輕易草率躁進,現在有耶律普寧老帥批示束縛,必然能夠不負朝廷所望。”

“母後說得是,朕完整附和。”

“太後用人不拘一格,令人佩服。恒德年青有為,又有戰陣經曆,是個好將種。略為不敷的是對東京的邊地情事不熟,不過有老成慎重的耶律普寧做主帥,恰好彌補。歸去以後,臣當即和兩位將帥一起做出東征的擺設,商討一個詳細計劃再來叨教兩宮聖上。”

五萬人馬像紅色大地上一條玄色長龍蜿蜒向北。他們先沿著已經上凍的遼河溯流而上,再穿越白雪覆蓋的東北平原,行軍一千三百多裡,半個月後達到了長春州。

普寧正在踱著四方步,查抄帳中統統是否安設安妥,聽到這一聲清澈的嗓音在背後響起,猛地打了一個激靈,轉回身來見蕭恒德一身風塵仆仆站在門口,正精力抖擻地望著他。普寧走到帥案前麵,漸漸坐下,謹慎晃了晃,嚐嚐那把新椅子夠不敷健壯,然後抬起臉來。肉嘟嘟的臉上眼睛眯成一條縫,彷彿總也睡不醒的模樣。他在椅子中挺了挺身子,摸著胖鼓鼓的肚皮,甕聲甕氣說道:

十月的遼河,兩岸金黃一片,秋風蕭蕭,大雁成行。為了東征,捺缽大營從上京南下遼陽,回到東京。到了月尾,在一個細雪飄飄的日子裡,太後和天子在東京郊野的廣場上檢閱了東征雄師。五萬人馬在耶律普寧和蕭恒德的帶領下誓師解纜了。

“大帥,甚麼時候籌議出兵的事?”

老將身邊是騎在一匹紅色的駿頓時的蕭恒德。此次出征,他的職務是僅次於主帥都統的都監。和肥胖疲勞的主帥構成光鮮對比,恒德銀盔銀甲年青漂亮,腰桿挺直滿麵東風。他按捺不住滿腔衝動,很想找人說說話,宣泄一番胸中豪情。轉頭望向主帥,卻見普寧的頭一點一點地已經打起打盹。恒德不由莞爾。馬蹄得得,路途漫漫,他的思路再次回到最後一次禦前集會上。那是在三個多月前,集會是為了肯定東征的詳細計謀擺設,本來應當在北樞密院停止,但因為太後非常正視,改成在禦前召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