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管事明顯的確冇有孤負柳翀這份放心,這幾個月不但油氣井都打了很多口,並且油井深度也在加深,已經打到五六百丈了,取油的體例也有了竄改,不再采取手動油泵的體例,而是直接向井內注水,操縱水將油推上來。
與此同時,平原農莊內也有一多量鋼筋混凝土房屋在製作當中,為了供應兩處的水泥需求,水泥廠日夜趕工,乃至從煤礦上抽調了些人手來幫手做些簡樸的體力活兒;將作局的工匠們也在抓緊製作鋼筋和黌舍的課桌椅、石板、羊毫等器具;“平原印坊”在加班印製課本。
“嗯,很好,把油都送到將作局的堆棧存放吧。”柳翀對這個產量是很對勁的,要曉得,遵循他從書上看來的知識,在他阿誰天下,北宋的時候天下一年也就能產五百斤石油,而昌河油田三個月就實現了這個產量,效力已經是北宋的四倍之高了。
“既然如此,那下官就放心了,哎呀,時候不早了,就不叨擾柳彆駕了!”章乃琳說著也裝模做樣的取出了一塊懷錶看了起來。
“至公子!”吳管事瞥見柳翀也是一臉的欣喜,“哎呀,至公子,您可真是好久冇過來了!部屬還覺得您把我們給忘了呢!”
你如果不曉得一號在誰手裡,你會去買二號?鄒漢勳氣不打一處來,想不到啊,走了個方深甫,又來了你這個溜鬚拍馬的小人!
“萬霖賢弟也買了懷錶了?”鄒漢勳眼神一亮,正愁冇機遇比號碼呢,這不恰好嘛,“我也買了一塊,去晚了一點,隻買到了三號,不曉得二號被誰買走了。”鄒漢勳故作一副遺憾相,偷瞄了柳明誠一眼。
自從範夷吾在平原農莊裡開端設立掃盲班後,柳翀就有了在望州創辦任務教誨試點的設法,但是以後又是蝗災又是流民的,忙了個不成開交,此事就一向未能提上日程。
“已經存了五百斤了,這是比來這三個月的產量,之前產的滅蝗、守城的時候都用光了。到年底應當能存上一千斤。”
“目前打出來多少油了?”
“誒!”
鄒漢勳買到了編號為三號的懷錶,跟眾同僚比了一圈以後發明冇人比他編號更靠前,對勁洋洋的到柳明誠麵前揭示,卻發明章乃琳也在。
“鹽還是要給魯王的,畢竟我們承諾過魯王,由他獨家包銷,至於都城耗損不了多餘的鹽,能夠建議魯王再賣到彆的處所嘛,這個我來跟魯王籌議,你們儘管持續煮鹽就是了。”柳明誠胸有成竹,他早就想好了多餘的鹽的銷路,就算章乃琳不來找他他也會策劃此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