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淵:我在大淵搞扶貧_第141章 回易事朝堂辯論 開榷市眾臣附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杜延年這番話擲地有聲,話音剛落,一綹濃黑長髯從人群中閃出,邱維屏出列大聲道:“杜相言之有理,臣附議。”

“陛下,自答應官方開采銅鐵礦以來,銅鐵錠運送入京數量很多,除供應軍中之用以外,現在還餘有萬石之數,若能以這些金石換回糧食,則本年的糧荒可解!”

“江北大營?”

“陛下,事理很簡樸:堵不如疏。假定江北大營真的在與東吳私運,那麼私運之事為何能大行其道?說白了就是兩邊各有對方需求之物,有需求就有貿易。既如此何不將這貿易擺在明麵上,由朝廷節製,如此既不侵害稅收,也能處理朝廷之需求。”

次日朝上,有禦史傳聞奏事,彈劾江北大營擅行回易活動,將領中飽私囊,話裡話外批評楚王祁樟放縱私運,此奏在朝堂上引發軒然大波。

緊接著魯王、定國公、曹國公及戶部、禮部、刑部三部堂官、鹽茶使、太常、光祿、鴻臚、司農、太府各寺卿紛繁附議,就連一貫不大頒發定見的老好人岐國公都站了出來。這些人一定個個都是為了公義,不乏想從中取利者,但現在義也好、利也罷,目標竟然都是分歧的。

承平帝聽得雲裡霧裡:“嗯?杜相不是說回易之事於國倒黴嗎?為何不查?”

“劉中書此言差矣,銅鐵當然是武備物質,莫非糧食就不是嗎?將士餓肚子的時候能啃銅鐵充饑嗎?”杜延年毫不讓步。

“右相言之有理,是得節流,那要不把滿朝文武下半年的俸祿都先停了吧,把錢先挪給江北大營發餉。大夥兒如果問起來為何不發俸祿,還得費事右相您給解釋一下,誰讓您現在兼管著吏部呢?”

“杜相如何看?”承平帝此時恰好點到了杜延年。

“不止東吳,與南唐之間亦可開市。”

“發不出糧餉是戶部瀆職,豈能是以而廢法?”

“嗯,杜相所言有理,如此說來,杜相是主張嚴查了?”

承平帝環顧群臣:“此事眾愛卿如何看?”

中書令劉琰本來不動聲色地看著這場爭辯,此時見承平帝發怒,世人皆不敢言,無法之下隻好親身開口:“陛下,臣覺得,回易之事當然要查,但更需防有人假借回易之名行與東吳私運之實。”

“陛下,自古有言‘民以食為天’,又言‘民惟國本,本固邦寧’,‘以報酬本,本治則國固,本亂則國危’。現現在,讓蒼餬口下去就是最大的民本,讓百姓吃飽肚子就是當務之急,民生之前,其他諸事皆可撤退!請陛下三思!”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