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書紀年_第37章 敦煌血玉(章 三十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情急當中拖著傷腿奔逃,不覺間就穿過“農田”來到了一間石室裡。

略微適應一點後,發明內裡碧水藍天,芳草如茵。隻不過碧水和藍天之間還隔了很遠的垂直間隔,中間是圍成一圈的萬丈峭壁。

再轉轉頭看,湖的麵積約占空中的一半,湖邊一圈堅冷岩石,再往外呈輻射狀長滿半人高的雜草……輻射狀?既然是雜草,又為甚麼會構成一塊一塊角度相稱的扇狀分區?答案顯而易見,這裡曾經被報酬地打算過。

她為麵前的氣象所震驚,不太能判定這裡究竟是實際還是夢境。多少天冇見陽光了,一刹時感受都要被曬化在六合間了似的,積累在每一個毛孔裡的陰穢之氣都在驕陽下蒸騰揮發,無所遁形。

到了這個時候,唐豆豆已經不會為這一點兒小動靜一驚一乍了。當然適當的盜汗還是要出一出的,趁便上個牆。

分歧於先前的狹長裂穀,這裡是活的,是真正的內裡。

既然拿不定主張,就先繞一圈看看吧。靠近底部的一圈大多是規整的門洞,內裡彷彿是跟她復甦時身處的那間石室差未幾的空間;上麵一向到離地十米多高則大多是幽深洞口。此中較低的一個洞口中間有一個新刻的暗號,唐豆豆想,這裡大抵就是他們出來的處所。

坑底比先前的千棺墓室還要大一倍不止,遙見岩壁一圈凹凸錯落上百個差未幾大小的洞口,有些規整的像是室門,有些則較著是他們下來的那種七拐八拐的通道。她該不該選一個出來呢?如果選,該選哪一個呢?

方屋券頂,石床石灶,跟之前那間幾近一模一樣的規格形製,隻不過牆根橫七豎八丟棄著幾隻鋤犁之類的耕具,木質部分已經朽爛成灰,鐵質部分還鏽跡斑斑地殘存著。

這一起上,除了先前在石門怪圈見到的大篇符文外,再冇有見過任何銘記筆墨。以是這一下子麵前一亮,又想起本身現在懷揣著一卷名叫《息子譯字》的帛書,這“譯字”的含義俄然明白起來,她預感本身將能夠從這麵牆壁裡讀出很多首要的資訊。

這下就都說得通了。那群避禍到戈壁要地裡的人,並冇有銷聲匿跡,他們子子孫孫千辛萬苦修建如許龐大的一座地下體係,不但單是為了安葬某小我或某些人的遺骨,而是為了避世聚居,一個天坑能夠包容上百人起居,就比如福建的圍屋,不解除在同一座山體裡相隔幾米乃至幾百米厚的岩壁另有好幾個類似的天坑存在――這裡,能夠稱作是千年前的地下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