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_第86章 東西不錯,很開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周老闆又看向了他。

不過在去之前,他找了一個精彩的老包裝盒,把它裝在了盒子裡。

彆的一人春秋跟沈老闆差未幾,50歲擺佈,戴著眼鏡,穿戴打扮比較講究。

“某某戲劇社”銅鑼。

鹹豐重寶當三十、古刹費錢,“一品當朝”費錢,兩枚“鹹豐元寶”當百。

第一次打交道,又是沈老闆先容的,之前他說了那些話,他想給足對方麵子。

青花蓮子罐。

羊脂白玉,還是古玉,也就這年初這個行情,今後克價幾萬的前提下,就他手裡的這塊重約30克的玉佩,如何都是百萬起步。

他本身在渣土場探測到、撿到的東西:

來的有三人,其他兩人一人是一個45歲擺佈,身高一米八,長相富態的男人。

五六斤銀飾品。

此中銅錢內裡有大錢,另有筒子、也有罐裝,冇翻開能夠賭。

沈老闆說的這話,讓他思考起來。

壽山石印章。

30多枚像章,(內裡有一個“先收支產事情者”獎章)。

考慮了幾秒鐘,常順道。

清朝老鼓。

30多斤明朝期間的貨幣,銅鏡。

1根“小黃魚”、6根大黃魚。

采辦拆遷區張密斯的那10多斤銅錢、銅元。

第二天早上,他剛吃完早餐,沈老闆就打了電話,兩人商定10點鐘擺佈,到他這裡“看貨”。

接下來幾人去了銀行。

“沈老闆、周老闆、王專家,你們也都是買過或者打仗過古玉的人,像如許初級的東西,“福壽”題材,還是鏤空雕鏤,代價內心多少清楚一些。

任何事情,無益必有弊,有弊一定就冇無益。

一個明朝期間的銅熏爐。

不到十點,九點五十擺佈,沈老闆他們就到了。

這年初冇有啥監控,也冇重拳反擊掃黑除惡,地痞們大多都還冇有本身的財產。

周老闆看了看沈老闆,應當也是給了他一個麵子。

一對石頭材質的練功鎖、那對采辦朱老闆的單個25公斤的鐵製練功鎖,阿誰印有“1969”年份的鐵餅。

他冇開他的麪包車,坐的是他朋友開的車,是一輛“廣本”。

“常老闆,既然王專家幫手說了大抵的代價,那你就說個價吧!”

除非十幾年後把錢放那邊不消,那確切是賺了錢,用的話,很多場合實在跟現在差未幾。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