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_第11章 難道你上午過來是探路,瞭解行情的?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剩下的那些,數量很多,差未幾也賣了3000塊錢。

(衝鋒號的重量普通都不會超越一斤重。)

“你說是探路、體味行情,也能那樣以為!現在先看下我的這些東西吧,看看你能出啥價,如果代價公道我就賣給你。

僅此三樣,一起3000塊錢。

把三輪車鎖上後,他就把車子上的物品都拿了出來。

然後兩人開端了還價還價。

總價1550元。

跟他之前猜想的差未幾,對方接聽後,說下午確切有事。

從剛纔的打仗中,他發明朱老闆彷彿並冇有拿“響銅”說事,看來在這個年代,很多人還冇有這個觀點。

想到這年初確切不太安然,在店裡買賣私密性更好。

現在時候還早,不到一點半。

不過是好聽的說法罷了,手機這年初可不好撿。

“常老闆!這麼快就弄到東西了?莫非你上午過來是探路,體味行情的?”

手裡有錢,哪怕未幾,但他還是時候警戒著。

兩人籌議好代價,他略微有點難堪的說道。

付了話費,常順騎上三輪車持續往前走去。

3個藥碾子,一起200元。

剛纔他說的“撿到”彆人的手機,他當然明白意義。

又想了會兒,常順還是籌算騎著三輪車去一趟古玩市場。

“朱老闆,這買了東西,我手裡的錢又不敷了,你稍等會兒,我去拿錢!”

劉老闆並冇問他采辦這些東西花了多少本錢。

之前買了東西,手裡隻剩下二百多,加上這1000,還是不敷。

五個衝鋒號,一起200塊錢。

“常老闆,明天的買賣,代價絕對的公道,下次記得有東西了,再拿過來!”

我的手機,另有之前用過的,就是在那邊采辦的。

本身當然很急,說了下次再合作的話後,就掛了電話。

看來他剛纔的設法對方冇有認同。

還冇捂熱火的錢就又被他拿了出去。

彆的的銅盆、銅壺、銅鑼、銅雜件,另有彆的4個衝鋒號等,也有代價,但比這三樣差了很多。

能夠他也感覺常順如果有了手機,聯絡會更加的便利。

剛纔騎三輪車時,他發明輪胎宇量不敷,又借朱老闆的打氣筒給車子打了一些氣。

東西就是采辦朱老闆的那些東西。

從一個搞廢舊回收的人的目光看,這些物品起首是要過秤稱下重量的,以確保穩賺不賠。

朱老闆就是那樣,弄完一個類彆,就記下賬,然後按照他本身以為的環境,說出想賣的代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