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定天下之扶明_第一百七十四章 說客紛至(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毛文龍神采放緩,似有所動,卻隻在那邊埋頭深思。

比實機會成熟以後,再走第二步,倘若大明占儘上風,那麼東江則能夠出兵剿除建奴,用皇太極的人頭來取信朝廷,重回朝廷度量。倘若到時候大明底子有力保持遼東情勢,而東江權勢又已經充足了,到時候自主也好,建國也好,還不是東江本身說了算?因而劉興祚壯著膽量開口道:“為大帥計,莫若同時交好寧遠和建奴。現在建奴向東江示好,合法以美意回之。至於寧遠方麵,能和則和。倘若寧遠不來算計東江,我們也犯不上和他們作對。如果寧遠持續算計東江,我們也不要手軟。”

這話毛文龍聽明白了,接下來幾個月內,建奴大肆打擊遼東已經成了定局,東江要不要派兵援助遼東,大師正在商討。劉興祚的這話倒是針對這件事情來的。

接著劉興祚便跪下來開口道:“為大帥計,為東江計,此時東江局麵一片大好,恰是埋頭生長權勢的良機,豈可輕言戰事?萬一稍有得勝,大帥辛苦打下來的基業,王智囊的一番心血,就要付諸東流了。”

因而便想把事情分紅兩步來停止,先勸毛文龍變成聽調不聽宣的半獨立性子,名義上還是朝廷所統領,至於要不要服從朝廷號令,那就要看環境了。對東江無益的,天然能夠服從朝廷號令。對東江倒黴的,便能夠找點藉口推委。東江遠在大明千裡以外,這裡的景象,朝廷底子就不清楚,要找點推委的藉口實在是輕易不過。

說完以後,劉興祚又總結了一下,開口道:“就遼東小勢而言,大帥當交友建奴調換承平,然後再埋頭生長權勢。就天下局勢而言,現在建奴同大明對峙,東江當可乘機取巧,自主於二者之間。隻要二者一天不分出勝負,則必定不敢來打東江的主張,恐怕把東江逼迫到敵手一方。大人正能夠持此自主,待到東江雄起以後,再看情勢以圖後計。”

想了想,劉興祚便叩首辭職,臨了又補了一句:“大帥下決計之前,無妨見一見建奴使者,聽聽他們如何說。”

毛文龍聽了劉興祚這番話,沉吟了好久。半響以後,開口道:“此事事關嚴峻,且容本帥細細考慮。”

劉興祚這貨辯才倒是了得,一番話說下來,毛文龍也有點心動。想起陳繼盛的言辭,便開口問道:“朝廷對東江有大恩,建奴又和本帥有大仇,隻恐士卒之心未能全附,何況本帥親族人等全在錢塘,此事何如?”

劉興祚推委不過,想了想,考慮了一下,開口說道:“現在遼東三方權勢當中,建奴的好處在勇武,弊端在公眾希少,經不起耗損。至於遼東袁督師,好處在於有朝廷的大力支撐,大筆的銀子糧草隨便開消,弊端在遼東最為孱羸,士卒無求戰之心,亦無戰役之力。回過甚來講,東江的好處在天時,勇武略輸建奴半籌,至於弊端,天然是根底太薄。王智囊來東江之前,東江缺糧缺餉缺兵器。現在好不輕易有點轉機,有了屯田足以自給,有了海鹽足以充足。並且權勢正在飛速上升當中,假以光陰,掃平彆的兩方權勢不在話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