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定天下之扶明_第一百六十一章 伏兵之計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祖大壽想了想開口道:“倘若大壽是皇太極,出兵攻打錦州之時,最怕的天然是被毛文龍派兵抄了後路。倘若毛文龍派兵打擊遼陽,或者盛京,則即便錦州朝夕可下,皇太極也隻能急倉促的撤兵回防?”

梁稷哈哈大笑,開口道:“複宇你還是太誠懇了。伏兵倘若打著遼東的燈號,建奴天然不會擔憂,錦州都被他們圍了,建奴天然清楚伏兵冇有多少。倘若改打東江的燈號,再虛張陣容一下,五百人裝出五千人的範圍來,景象就不一樣了。這幾年東江和建奴大小幾百戰,卻各有勝負。到了本年,反而是東江占優了,如果建奴盛京守軍見到東江雄師來攻,第一反應必定是向建奴雄師求援。皇太極也不敢掉以輕心,隻能率兵回防。”

祖大壽開口道:“五百人偷襲盛京,隻怕不頂用啊。”

祖大壽正在深思,為領兵人選的題目憂愁。中間梁稷卻開口了:“傳聞複宇部下有一個叫吳三桂的,此人無妨重擔。”(王啟年平時同梁稷手劄來往,天然提及過此人,並叮嚀梁稷務必重點重視此人,要麼想體例弄死他,要麼想體例讓他出人頭地。梁稷固然不明白如何回事,還是決定照做。)

祖大壽卻不肯去接,而是苦著臉開口道:“大壽癡頑,隻怕到時候會誤了大事,還是請先生明示吧。”

因而,祖大壽開口道:“不瞞先生,這吳三桂倒是大壽的外甥。論起來此人除了年青以外,倒是很合適派去領伏兵。”

梁稷便開口道:“此事還不較著麼?複宇你能夠預先安排一支精兵,埋伏於遼陽或者盛京四周。待到皇太極大肆進軍,兵圍錦州之時,再俄然殺出。到時候建奴為了保住關鍵不失,天然不得不退兵。”

梁稷順帶著誇了一句:“複宇家屬人才輩出啊!看起來用不了幾年,這遼東就要靠你們了。”

梁稷不緩不急的開口道:“卻不曉得程先生給你出了甚麼主張?”

想了想,祖大壽又持續說道:“隻是如此算起來,我們能派出的伏兵卻也未幾。伏兵既然解纜,後續天然冇法從錦州獲得糧草補給。派兵多了,糧草是個題目,派兵少了,卻又不必然頂用。這可如何是好?”

梁稷想了想,開口道:“複宇說的有理,天寒地凍的,這糧草確切是個題目。從建奴出兵到兵圍錦州,大抵需求七八日,倘若想要建奴撤兵以後短期內不再捲土重來,則必定要在錦州城下耗到建奴師老兵疲,如何著也得七八日。倘若我們密查到建奴出兵的動靜同時派出伏兵,到建奴撤兵後伏兵順利撤回,如何著也得一個月擺佈。遵循複宇的估計,倘若自帶補給,在內裡埋伏一個月擺佈,最多能夠派出多少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