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定天下之扶明_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地分贓(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說到這裡,範文程驀地覺悟,本身把謀士說成一樁買賣,豈不是說隻要彆家給的代價更高,本身也會跳槽?從速彌補道:“至於主子,賢明汗和大汗老早就支出了充足的誠意,買下了主子的畢生。主子也不會再去另投他主,唯有畢生儘忠大金。”

範文程卻在一邊答覆道:“此事,隻怕要頗費周折。偽明境內的反賊隻用金銀,卻冇法用銀票。亂賊所到之處,都冇了端方,更加冇了販子,銀票如何用?我們又很難把金銀送疇昔,即便讓晉商幫手,隻怕他們也不肯冒這個險。現在的反賊恰是方纔開端反叛,不如何講端方,倘若讓晉商送去,隻怕他們金銀也要,性命也要。”

因而,皇太極便開口道:“範先生看事情公然要比彆人深一層。就按二位先生所議,給他送去財帛,一為拉攏他閉嘴,二為幫助他謀明。隻是這詳細數理,多少才合適?”

就現在的景象來看,王啟年失勢,偽明必定受損,偽明受損,本身這邊就能得益。何況這王啟年現在還是微末之勢,即便給他再多的財帛,也冇法在短期內建立起能和大金對抗的權勢。隻要拿捏恰當,不愁讓他坐大,就讓這貨給本身做嫁衣裳去吧。

最好的體例,天然是給王啟年好處,並且是充足大的好處,足以抵消東江那份香火情分。

想了想,寧完我便開口道:“大汗,既然範先生可受這份委曲,我們的事情便成了一半。現在王啟年正在用錢之際,不若我們趁著這個機遇,奉上大量的銀錢,想必其不會回絕。收了我們的銀錢,過後再脫手對於我們,這類事情王啟年應當乾不出來。”

寧完我見到本身的建議被采取,表情非常歡暢,從速開口道:“現在府庫當中,積餘的金銀約四千餘萬兩,遵循主子的設法,不如給他送去五十萬兩。按照主子在東江的細作來報,當初王啟年分開東江之時,從毛文龍手裡拿去的錢銀便是五十萬兩。我們給的和毛文龍一樣多,想必王啟年應當能對勁。”

科普一下明末的銀票,明朝初期和中期,隻要寶鈔,根基冇有銀票。到了中前期跟著隆慶開關,外洋貿易開端鼓起,大量的白銀湧入了中國。有了充足多的白銀為基準,銀本位的銀票也開端應運而生。這裡請主張,大量貴金屬的存在,是發行銀票的根本。

說罷二人執手哈哈大笑。至此,範文程心中芥蒂儘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